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烽烟催劫至,膏血烂于糜。
天步艰难日,人情恐惧时。
温裾悲莫绝,钱枕感频欹。
忧愤中宵起,排愁藉酒卮。
这首诗《忧时》是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烽烟”、“膏血”、“天步艰难”、“人情恐惧”等词句,描绘了战乱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诗人以“温裾悲莫绝,钱枕感频欹”表达了对百姓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最后,“忧愤中宵起,排愁藉酒卮”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借酒浇愁,试图在困境中寻求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时代苦难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不详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到处戈矛起,幽居也隐忧。
山林多遁客,陇亩有閒牛。
税迫荒田纳,粮艰战士咻。
点金仙术短,一策莫能筹。
黑云翻雨倒天瓢,独上层楼感寂寥。
远树苍苍沙岸阔,孤帆隐隐海门遥。
射潮雨势钱王弩,入市风声伍子箫。
热血一腔何处洒,酒杯在手剑横腰。
园花争媚陌花芳,小景烟霞趣亦长。
一道清幽门外水,中央丛竹是山庄。
历历孤烟起远岑,蜂腰桥隐绿杨阴。
小亭坐久忘归去,不住清蝉头上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