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士昌之雁门

匆匆又复上征鞍,何日重来叙旧欢。

去速未能陪奉久,交深唯觉别离难。

春回上国莺花早,岁暮边城雨雪寒。

两地相思俱是客,好将书札寄平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送常士昌之雁门》,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深情的祝愿。

首联“匆匆又复上征鞍,何日重来叙旧欢。”描绘了友人匆忙启程的情景,表达了对未来的相聚充满期待的心情。诗人以“征鞍”这一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画面,而“何日重来叙旧欢”则流露出对再次相聚的渴望和期盼。

颔联“去速未能陪奉久,交深唯觉别离难。”进一步抒发了离别的愁绪。诗人感叹时间的飞逝,即使心存陪伴之意,也难以长久相伴,因此对于离别感到格外艰难。这里通过“去速”与“未能陪奉久”的对比,以及“交深”与“别离难”的关联,深刻地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痛苦。

颈联“春回上国莺花早,岁暮边城雨雪寒。”转而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雁门边城的景象。春天在遥远的故乡已经来临,莺歌燕舞,生机勃勃;而边城却正值岁末,寒风凛冽,雪花纷飞。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之情。

尾联“两地相思俱是客,好将书札寄平安。”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无论身处何地,彼此都是孤独的旅人,但只要能通过书信传递平安的消息,就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和关心。这句诗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离别时的场景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僧归吴兴用杨进士韵

暂将踪迹寓京畿,海鹤江云处处飞。

老托孤藤随作伴,贫收碎帛破成衣。

吟边灯影同清夜,别后钟声隔翠微。

愧我浮名苦相伴,何缘参谒叩禅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元夜玉堂斋宿分韵得星字

元夕正当斋宿夜,玉堂春漏隔花听。

英才会合那能寐,好句赓酬不暂停。

万井笙歌同皓月,九逵灯火乱繁星。

明朝圣主严郊祀,伫见嘉徵集四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许可久归钱塘

桑梓旧居存浙水,庭闱新构住京华。

百年寄寓谁非客,两地往还俱是家。

回首白云离思杳,随人芳草去程赊。

料应不久重来此,分手暂时休叹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用韵赋荷花灯

翠芰红渠照眼新,装成灯火斗芳春。

中庭月色涵秋水,陆地花明隔暗尘。

归院曾随金马客,闻歌疑是若耶人。

可容一叶乘舟去,露发何妨醉脱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