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其二)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翻译

秋天的荻花盛开在潇湘之夜,橘洲的美景如画卷般展现。
在碧绿的烟雾和明亮的月光下,小舟垂钓刚刚结束。
水乡的生活,以船为家,以蓬草为屋,日常饮食是鱼羹和稻米。
杯中斟满了酒,书架上堆满了书,我不把名利挂在心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荻花秋,潇湘夜”,便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秋夜景象,其中“荻花”常与水边环境相连,“潇湘”则是古代对湖南一带的称呼,这里不仅描绘了一种自然美景,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域。紧接着,“橘洲佳景如屏画”,则将这种田园生活比作精美的山水画,显示出诗人对于周遭自然环境的赞赏和享受。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几句,继续展现了诗人的夜航生活。这里的“碧烟”是对水面上升起的一层薄雾或轻霭的描写,而“明月”则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柔和之色。小艇在这样的环境中缓缓行驶,投下渔网后的诗人正享受着劳作后的片刻安闲。

而“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在这里,“水为乡”意味着诗人将这片湖泊当成了自己的家园,而“蓬作舍”则是对自己居所的一种质朴而和谐的描绘。至于饮食,诗人也表示了对于简单食物的满足,这里的“鱼羹稻饭”正是田园生活中最为平常却又充满诗意的食物。

末尾,“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诗人在这里表明,即便是在隐逸的生活中,他也享受着自己的文学爱好(“书满架”),同时对于外界的功名利禄却持一种淡然的态度。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一种逃避与超越。

收录诗词(55)

李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歌子(其三)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渔歌子(其四)

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

水云间,山月里,棹月穿云游戏。

鼓清琴,倾渌蚁,扁舟自得逍遥志。

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菩萨蛮(其一)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

等闲将度三春景,帘垂碧砌参差影。

曲槛日初斜,杜鹃啼落花。

恨君容易处,又话潇湘去。

凝思倚屏山,泪流红脸斑。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