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七)再和

小小池亭,仿佛似、洛川岩壑。

天付与、老身游戏,馀生吃著。

剩喜酒能消世虑,翻疑书解妨人乐。

听雨翁、白雪寄新词,愁言莫。毋自叹,蒿莱恶。

甘自味,齑盐薄。对乱花丛竹,翠红交错。

元亮悦闻亲友话,羲之常恐儿曹觉。

望碧云、休忆女乘鸾,人骑鹤。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满江红·其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淡泊明志、享受自然之美和人生乐趣的诗句。

"小小池亭,仿佛似、洛川岩壑。天付与、老身游戏,馀生吃著。"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池亭小巧,犹如洛阳的山水风光,诗人把自己的晚年比作游戏般轻松地度过,而对未来则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剩喜酒能消世虑,翻疑书解妨人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和阅读来消除世间烦恼、理解人生乐趣的心境。

"听雨翁、白雪寄新词,愁言莫。毋自叹,蒿莱恶。甘自味,齑盐薄。对乱花丛竹,翠红交错。" 这些句子透露出诗人在听雨中赋诗的场景,以及他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持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强求完美,只是在心中默默感受。

"元亮悦闻亲友话,羲之常恐儿曹觉。望碧云、休忆女乘鸾,人骑鹤。" 这几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愉快交流,以及他对于子孙后代的期望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一种积极乐观、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三)洪云岩、刘朔斋用韵

蝶梦惊残,仿佛似、东方才白。

人报道、城疑不夜,界几无色。

敲瓦微听冰线响,开窗倏放风花入。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将何德。呼剡棹,行为客。

平蔡垒,何能役。算争如、穷檐高卧,闭门毋出。

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

要不持、寸铁和前修,文章伯。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赋腊前三自

今岁潇湘,真个见、嘉平三白。

阛阓里、无非和气,不知寒色。

宇宙幻成清净境,了无一点红尘入。

问太空、此瑞自何来,君王德。歌笑是,兔园客。

辛苦是,鹅池役。任谢家儿女,赋嘲纷出。

洗尽腥膻空万里,屏除螟螣深千尺。

向此时、何以对梅花,呼欢伯。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花正似,人人小。

人应似,年年好。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

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四)再和

立雪寒窗,照肝胆、了然明白。

浑似得、齐宫气象,郢楼颜色。

天籁无声随物应,阳春有脚从中入。

与邦人、稽首谢天工,元冥德。人正作,潇湘客。

谁谓有,蓝关役。对江天暮景,鹅溪描出。

银浪卷飞鸥一片,玉枝擎重龙千尺。

羡联镳、曾作岳峰游,前方伯。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