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乔江州将漕江右(其二)

昔日东州看阵图,武昌陆续拜鱼书。

我归旧齿邦人版,公去新乘使者车。

但愿世官居鼎鼐,从教野老自犁锄。

西风鸿雁方遵渚,时有音尘接里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从前在东州观看战事布局,武昌不断收到书信传递消息。
我回到故乡,成为当地人的领袖,而他则乘坐新的使者车辆离去。
只愿世间的官员都能掌管要职,让乡野老者能自在耕种。
秋风吹过,大雁沿着水边飞翔,不时传来他的消息到我的居所。

注释

昔:从前。
东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阵图:军事部署的地图。
武昌:今湖北武汉一带。
鱼书:古代用鱼腹藏书传递信息。
归:返回。
旧齿:年长者,指诗人自己。
邦人版:地方上的领导者。
新乘:新的职位或交通工具。
世官:朝廷官员。
鼎鼐:古代象征权力的重要官职。
野老:乡村老人。
犁锄:农具,代指耕作生活。
西风:秋风。
鸿雁:大雁。
渚:水中的小洲。
音尘:消息,这里指书信。
里庐:家乡,村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为友人乔某将漕江右(即担任江南东路或西路的转运使)而作的送别诗。诗人回忆了乔某在东州时期观看军事阵图的场景,以及他后来在武昌频繁接收朝廷文书的情景。诗人感慨乔某即将离开,自己回到故乡,而乔某则升任高官,乘坐使者之车前往新的任职之地。

诗中表达了对乔某仕途顺利的祝愿,希望他能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忘百姓疾苦,让乡野老人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最后,诗人以秋风吹过鸿雁飞过江渚,象征着乔某此行的遥远和音信的期待,期待与他的联系不断,就像鸿雁传递消息一样,不时能听到他的消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送乔江州将漕江右(其一)

猎猎英声世少双,两年乡国望麾幢。

才猷牛蔡硎初试,笔力龙文鼎独扛。

风节又新唐十道,恩波仍浃禹三江。

澄清何事先经济,尚使尊贤志未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闻江陵江帅海病讣二首(其二)

荆楚初归士若云,连营几载守空囷。

度支入境方移粟,神策呼街自脱巾。

我已课无从此有,君方举故责之新。

可怜一夜妖星陨,不见春耕杂渭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闻江陵江帅海病讣二首(其一)

陷阵搴旗久冠军,两年为国守西门。

枕戈常抱填膺愤,铸印方承系肘恩。

汗马策功虽屡奏,寝蛟遗恨正须论。

尺缄一介才经月,寂寞英声已九京。

形式: 古风

闻陈元履除诸军审计司

老去呆衫合付人,除书一昔到柴门。

无才空负凝旒眷,有婿初承结绶恩。

未办功名酬父祖,并将佔毕付儿孙。

幸然官事渠能了,且注田家老瓦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