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独坐

经旬不出户,春草闭门深。

岂少为欢处,都无向日心。

云根披远画,竹韵谱新琴。

纵处尘嚣内,闲踪未易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在斋中度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脱。

首句“经旬不出户”,点明了诗人长时间闭门不出的状态,暗示了他可能正在追求内心的平静或是逃避外界的纷扰。接着,“春草闭门深”一句,以自然界的生长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封闭感,春草的茂盛与门内的寂静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

“岂少为欢处,都无向日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繁华世界,内心却对欢乐失去了兴趣,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物质和表面快乐的精神满足。这里的“向日心”可能象征着对光明、温暖或积极生活的向往,但诗人却表示自己已不再追求这些,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

“云根披远画,竹韵谱新琴。”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云彩与竹子的形象融入诗中,分别代表了高远的理想与清新的自然之音。云根披远画,仿佛是云彩在远方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竹韵则是在竹林中奏响的新琴声,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美感,也寓意着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灵感。

最后,“纵处尘嚣内,闲踪未易寻。”这两句总结了诗人的处境和心境。即使身处尘世的喧嚣之中,诗人的内心世界依然保持着一份宁静与超脱,这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并非易得。这句话既是对诗人独特生活态度的肯定,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纯净与自由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外界环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在追求精神满足和自我超越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雨中

散发向南轩,萧条昼掩门。

病嫌风力劲,静爱雨声喧。

饥鹤巡苔径,稚麛抵竹藩。

一尊空自遣,无可共清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幽栖

寂寞非逃世,幽栖自寡营。

心闲家累少,才短宦情轻。

荻笋荒池出,姜芽僻径生。

空亭宜对酒,白浪出高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游二圣禅寺

荒城残寺也相宜,水满池塘花绕篱。

席地双柑兼斗酒,随身一钵共军持。

黄衣零落前朝敕,青叶莓苔幼妇碑。

十载高阳酣畅地,重来风景异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晴晚编书

蓬茅聊葺宅,寂寞类枯禅。

却扫头慵栉,钞书手自编。

风收云片薄,雨洗月痕鲜。

静嘿怜童仆,烧灯夜未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