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饮酒四首(其一)》是明代诗人宋登春所作,通过“清流众累集,性悟苦不早”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悟道迟来的感慨。接下来的“身后名有无,生前亦枯稿”两句,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似乎在质疑死后名声的虚无以及生前努力的最终归宿。
“不赖忘忧物,何以写怀抱”则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暗示了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找到真正的解脱或满足。接着,“刍狗视浮骸,万事皆草草”两句,以轻蔑的态度看待生命中的琐事和死亡,体现了对世事无常、生命脆弱的深刻理解。
最后,“寿命由化迁,金石亦难保”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即便是坚硬如金石之物也无法永久保存。而“敛襟独闲谣,江月上松杪”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独自吟唱着悠闲的歌曲,月光洒在高耸的松树梢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时间、价值等主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