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珍赴官合州

羁旅倦京国,春风常闭门。

叩门谁过我,云是竹王孙。

颀然八尺长,玉质文理温。

探之以群书,浩渺倾昆崙。

馀波濯我热,挹取不计盆。

朝落清风窗,暮埽明月轩。

傲兀足真趣,不随车马喧。

动可与俱游,静可与忘言。

胡为舍我去,独指岷江源。

偪侧凤翔西,叠岭如骏奔。

滔滔蜀天漏,沉沉山月昏。

到官复何时,清秋禾黍翻。

冷局自少责,读书勿忘餐。

登临时自适,吟思搅乾坤。

鱼雁若可托,篇诗寄湘沅。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京都的旅途中感到疲倦,春天常常紧闭着家门。
敲门的是谁?说是竹林中的子孙。
他高大如八尺长的竹子,质地温润有文理。
用众多书籍探索他的智慧,如同江河倾泻昆仑山般浩瀚。
他的教诲像余波洗涤我的热情,汲取知识不计其数。
清晨的凉风吹过窗户,傍晚的明月照亮轩堂。
他的傲骨充满真趣,不随世俗车马的喧嚣。
无论是动是静,都能与他共游,无需言语交流。
为何舍我而去,只指向那岷江的源头。
凤翔西边的逼仄之地,重峦叠嶂如骏马奔腾。
蜀地天空如漏,山月低沉昏暗。
何时能再相见,秋天稻谷已熟。
在冷清的环境中,少些责备,读书时别忘了吃饭。
登高时心情舒畅,诗思横扫天地。
如果鱼雁能传递,就把诗篇寄向湘江和沅江。

注释

羁旅:在外旅行、漂泊。
京国:京都。
春风:春天的风。
竹王孙:可能指隐居的文人或竹林中的高士。
颀然:高大的样子。
玉质:形容质地如玉。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高山,象征学问的渊博。
馀波:比喻遗留的影响。
濯:洗涤。
傲兀:傲慢而独立。
车马喧:形容世俗的热闹。
湘沅:湘江和沅江,湖南的两条重要河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羁旅之士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书籍的热爱。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羁旅倦京国,春风常闭门。叩门谁过我,云是竹王孙。" 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寂寞与期待的情绪,主人公在疲惫中期待着朋友的到来,而那位名叫竹王孙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温文尔雅之感。

"颀然八尺长,玉质文理温。探之以群书,浩渺倾昆崙。" 这里的“颀然”指的是竹的细腻,此处借竹比喻友情深厚,而“八尺”则象征着完美无瑕的品格。接着,“玉质文理温”形容书籍如同温润之玉,既有质地的纯净,又蕴含着文化的温度。“探之以群书”表明主人公对知识的渴望,而“浩渺倾昆崙”则是对知识海洋深不可测的描绘。

"馀波濯我热,挹取不计盆。朝落清风窗,暮埽明月轩。" 这里的水波和清风、明月都是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而主人公则是在这些景象中寻找着精神的慰藉。

"傲兀足真趣,不随车马喧。动可与俱游,静可与忘言。" 这里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傲兀”形容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足真趣”则是对内心所求的真挚感受。

"胡为舍我去,独指岷江源。偪侧凤翔西,叠岭如骏奔。滔滔蜀天漏,沉沉山月昏。" 这一段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远方的向往,“胡为”是一种感慨之词,而“独指岷江源”则是对遥远故土的思念。

"到官复何时,清秋禾黍翻。冷局自少责,读书勿忘餐。登临时自适,吟思搅乾坤。鱼雁若可托,篇诗寄湘沅。" 最后一段,主人公对即将到来的官职有所期待,同时也提醒自己要继续阅读,不忘初心。“鱼雁若可托”则是希望通过书信等方式与远方的朋友保持联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友情、知识、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送王炳之之饶州

衡门喜见过,相与话行色。

江左昔之官,鄱阳饱从役。

重湖绕官舍,尘不到旌戟。

绿水平朱栏,青山临画鹢。

鱼来城市富,雁下沙汀黑。

玉楮光动毫,琼杯香泛席。

固知足优游,但恐少宾客。

聚散宁易忘,登临傥相忆。

形式: 古风

送毕公叔使河北

东观久寂寥,君王念多士。

鸾凤望青云,联翩羽翰起。

英英毕公叔,声价动天子。

剧谈时利害,如泻九江水。

骅骝厌羁縻,放步即千里。

间关北门道,牵车从此始。

蓬瀛墨宝烂,原隰皇华美。

英气扫豺狼,清风回狱市。

虽牵倚门念,犹胜捧檄喜。

书止慰索居,时付黄河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吴叔扬通判代州

雁门襟喉地,北瞰单于城。

汉骑罢深入,塞垣春草生。

题舆当远去,磴道历峥嵘。

载路壶浆馈,出郭幡旗迎。

公堂足奉养,美酹与犀兵。

漏刻閒愈永,衣裘寒更轻。

五台聚仙圣,事迹众所钦。

新篇时冥邈,万怪登幽情。

政成早归来,银章对承明。

未遂游边志,羡君为此行。

形式: 古风

送张文潜之淮南

瀛馆登仙俊,金闺引籍优。

辞班见天子,行色动诸侯。

楚日篮舆暖,淮南画舸遒。

归时春已好,迟子曲江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