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之晚坐有感次韵

丈夫不作宋玉悲,珍重陶潜菊一枝。

寄傲北窗缘底事,只应真趣少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大丈夫不应像宋玉那样多愁善感,更应该珍惜陶渊明爱菊的品格。
他在北窗边寄托傲世之情出于什么原因呢?可能是因为他的真正趣味少有人能理解。

注释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以多愁善感著称。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逸和爱菊闻名。
寄傲:寄托傲世或不随流俗的情感。
真趣:真实的兴趣或情趣。

鉴赏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吕所作,名为《象之晚坐有感次韵》。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宋玉和陶潜的不同态度,以及他个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体验。

首句“丈夫不作宋玉悲”,表达了作者对于过于哀艳、纤细的文学情怀(如宋玉之悲)的不屑为。这里的“丈夫”指的是胸襟开阔、志向远大的男子汉,反衬出对宋玉那样的哀美情调持有批评态度。

接着,“珍重陶潜菊一枝”,则表现了作者对于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赞赏。这里的“珍重”表达了一种珍视和重视,陶潜被看作是理想化的人物代表,而他所象征的精神,也正是诗人所追求的。

第三句,“寄傲北窗缘底事”,通过“傲”字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北窗”常被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书房,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某种情感或记忆的珍视,这些都是发生在平静书斋中的私密往事。

最后,“只应真趣少人知”,则揭示出诗人的一个重要观点:真正的乐趣和生活的真谛,往往是隐秘的,不为世俗所共鸣。这里的“真趣”指的是不受外界干扰、纯粹个人体验到的快乐,而这种享受并非人人能懂或能够获得。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和生活的独特见解,他既批评过分纤细的情感,又赞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并强调了个人的真实体验与少数人共鸣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温泉(其四)

怀哉经始心,与世共游赏。

为语往来人,莫起骊山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养]韵

温泉(其二)

太朴一已散,人伪日滋彰。

持彼炎凉态,指目为温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禅友

寄语同参人,切忌随他转。

若向句中寻,相逢不识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

简龚令望

乘兴来寻老树村,接谈才祇叙寒温。

翻然掉臂凌风去,何似王猷不及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