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咏烛

百五韶光雨雪频,轻烟惆怅汉宫春。

祇应憔悴西窗底,消受观书老去身。

花影暗,泪痕新,郢书燕说向谁陈。

不知馀蜡堆多少,孤注曾无一掷人。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咏烛》由清代词人王鹏运作,以烛为题,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开篇“百五韶光雨雪频”,描绘了一年四季更迭,风雨交加的景象,暗喻时光流逝之快,生命短暂。接着“轻烟惆怅汉宫春”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仿佛置身于汉宫之中,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祇应憔悴西窗底,消受观书老去身。”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一个人在西窗下孤独地阅读,直至老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知识追求与孤独相伴的复杂心情。

“花影暗,泪痕新,郢书燕说向谁陈。”这里运用了典故,郢书燕说是关于文字传递与理解的寓言,暗示了知识或情感的传达可能遭遇误解或无人倾听的困境。花影暗淡,泪痕新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最后,“不知馀蜡堆多少,孤注曾无一掷人。”这一句以蜡烛燃烧比喻生命的消逝,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生命有限的深刻反思。同时,“孤注曾无一掷人”则强调了个人命运的渺小与无助,即使努力挣扎,也难以改变命运的轨迹。

整体而言,《鹧鸪天·咏烛》通过烛的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知识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西河.燕台怀古,用美成金陵怀古韵

游侠地。河山影事还记。

苍茫风色淡幽州,暗尘四起。

梦华谁与说兴亡,西山浓翠无际。剑歌壮,空自倚。

西飞白日难系。参差烟树隐觚棱,蓟门废垒。

断碑漫酹望诸君,青衫铅泪如水。

酒酣击筑讯旧市,是荆高、歌哭乡里。

眼底莫论何世,又卢沟冷月,无言愁对,易水萧萧悲风里。

形式: 词牌: 西河

水龙吟.分韵赋白芍药得后字

倚阑独殿群芳,肯将颜色随红瘦。

冰壶凝液,玉槃承露,蝶窥蜂逗。

压架酴醾,吹帘柳絮,影迷阶甃。

怅彩鸾信渺,月斜烟淡,知甚处,香来骤。

歌舞扬州最好,正春浓、琼花开后。

含颦欲语,将离有恨,粉痕微皱。

和露簪馀,娇分素靥,酥凝纤手。

只鬓丝老去,西园寂寞,把韶华负。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绮寮怨.以畴丈鹤公所书联吟词卷属叔问作感旧图于后卷,中同人惟瑟公与予尚无恙,而十年久别,万里相望,叹逝伤离,不能已已。用美成涩体以写呜咽

莫向黄垆回首,断歌催恨生。

听燕语、似惜华年,行吟处、藓径尘凝。

东风吹愁不去,空赢得、泪墨怀袖盈。

忆旧游、望渺孤云,人天感、叹息还自惊。

想念素襟共倾。阑干万里,花前惜别同凭。

顾影伶俜。剩华发、对山青。

江关故人无恙,试说与、若为情。今宵酒醒。

空梁月落处、愁更明。

形式: 词牌: 绮寮怨

鹧鸪天.读史偶得率成二阕(其一)

卅载龙门世共倾,腐儒何意占狂名。

武安私第方称寿,临贺严装促办行。

惊割席,忆横经,天涯明日是春城。

上尊未拜官家赐,头白江湖号更生。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