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伦在病中所作,以“病中书怀再用前韵”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病痛的无奈与自我调适的心境。
首联“病馀虽较怯风寒,坐拥炉薰也自欢”,诗人虽然因病后身体较为虚弱,对风寒之气更为敏感,但坐在炉火旁,享受着熏香带来的温暖与香气,内心仍能感受到一种自得其乐的欢愉。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乐观态度。
颔联“卧篆木鱼谁剥击,闭门窗虎独回盘”,“卧篆木鱼”可能是指诗人躺在床上,想象着木鱼的声音,而“剥击”则是敲击木鱼的动作,这里用拟声词“剥击”来描绘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静谧。“闭门窗虎独回盘”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关闭门窗,独自一人在室内活动的情景,暗示了他与外界的隔离,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独立与自由。
颈联“青囊解缚收诗草,碧瓠随题简药丸”,“青囊”和“碧瓠”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物品,分别指装有书籍或药物的袋子。这里诗人将它们与“诗草”和“药丸”联系起来,既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又反映了他对健康生活的关注。通过“解缚”和“随题”的动作,诗人表达了在病痛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尾联“风色湖山还好未,云司三日簿书宽”,“风色湖山”指的是自然风光,“云司”在这里可能是指云朵,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询问是否还有美好的自然景色值得欣赏,同时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暂时解脱,以及对悠闲时光的向往。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状态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