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东山寺避暑的体验与心境。首句“暂远尘氛梦,来眠佛子居”表达了诗人暂时远离世俗烦恼,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选择在佛寺中安眠以求内心的平和。接着,“一蒿新雨后,万亩插秧初”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以及田野上刚刚开始的插秧活动,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和谐自然的氛围。
“避热原非雁,弹篌岂为鱼”两句运用比喻,以雁和鱼分别象征避暑和弹奏箜篌的行为,暗示这些行为并非出于特定目的,而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反映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枯禅容我懒,心地湛清虚”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一种向往,认为在静寂的禅修中,可以放慢脚步,让心灵得到净化,达到一种超脱世俗、内心清明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感悟,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灵宁静的过程,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避世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