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谈可听用心幽,灼见此翁非俗流。
鞍马破家还避世,田园得地肯封侯。
开窗脩竹无由俗,绕屋青山总是秋。
门外短篱看亦好,黄金菊间碧牵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高人形象。首句"高谈可听用心幽",赞美了郑老先生言谈高雅,深思熟虑,显示出他的内心世界宁静而深邃。"灼见此翁非俗流"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不凡之处,他不同于世俗之人。
"鞍马破家还避世",通过讲述郑老放弃富贵生活选择隐居,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田园得地肯封侯"则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对功名的不屑,宁愿在山水之间享受清闲。
"开窗脩竹无由俗,绕屋青山总是秋",这两句描绘了郑老家的环境,窗户边修竹成荫,屋后青山环绕,秋意盎然,充满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与雅致。
最后两句"门外短篱看亦好,黄金菊间碧牵牛"以简朴的篱笆和盛开的菊花、牵牛花作结,展现出郑老家门前的田园风光,虽朴素却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朴生活的欣赏。
总的来说,戴复古的《无为山中郑老家》通过对郑老隐居生活的细致描绘,赞美了其高尚品格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不详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解后风尘底,周旋鞍马间。
三杯送行色,一笑强开颜。
夜宿煖汤市,晨炊冷水关。
军前献筹策,第一守光山。
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疏。
梦蕉还得鹿,缘木可求鱼。
晚岁未闻道,平生欠读书。
行藏两无策,究竟果何如。
酒醒兴未已,诗成吟不休。
一凉风满座,半夜月明楼。
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州。
故人何处在,谁作置书邮。
长沙沙上寺,突兀古楼台。
四面水光合,一边山影来。
静分僧榻坐,晚趁钓船回。
明日重相约,前村访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