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门最高顶诗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穴,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噭噭夜猿啼。

沈冥岂别理,守道自不携。心契九秋?,目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直接了当地表达了隐者每日的活动范围,早上探索陡峭的绝壁,傍晚则归宿于山中的静谧之所。接着"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进一步描绘出隐者的居所和周遭环境,是一处峰回路转、景色宜人的地方。

"长林罗户穴,积石拥阶基"则从建筑的角度描述了隐者的住所,是用树木和石头建造而成,既自然又坚固。"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中,连绵的山岩阻断了道路,而密集的竹林更增加了路径的复杂性,让人容易迷失方向。

在接下来的"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中,隐者似乎对世间纷扰的规矩和常人的行为方式都持有超然之态,不愿意过多涉足。紧接着"活活夕流驶,噭噭夜猿啼"则通过溪水和猿猴的声音,传达出山中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沈冥岂别理,守道自不携"表明隐者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随波逐流。而"心契九秋?,目玩三春荑"则透露了隐者的内心世界,对于岁月的感悟和对自然界的观察。

最后"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表达出隐者对于生命态度的接受与顺应,而"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则是隐者对于友人或志同道合之人的思念和希望共同攀登智慧的高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示了隐者的超脱与自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对远方知音的渴望。

收录诗词(109)

谢灵运(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集》等14种

  • 籍贯: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 生卒年:385年-433年

相关古诗词

登石室饭僧诗

迎旭凌绝嶝,映泫归溆浦。

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

结架非丹甍,藉田资宿莽。

同游息心客,暧然若可睹。

清霄飏浮烟,空林响法鼓。

忘怀狎鸥䱔,摄生驯兕虎。

望岭眷灵鹫,延心念净土。

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登江中孤屿诗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闭。

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诗(其一)

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轸。

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

顾望脰未悁,汀曲舟已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