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四)

人心如云雨,翻覆忽须臾。

素丝变其色,安能复其初。

哑哑群飞鸟,集我田中庐。

雌雄竟莫辨,泣涕空欷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感慨。

首句“人心如云雨,翻覆忽须臾”,将人心比作变幻莫测的云雨,形象地表达了人心情感的多变与短暂,如同云雨在瞬间的变换,难以捉摸。这种比喻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也暗示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深刻主题。

接着,“素丝变其色,安能复其初”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素丝原本洁白纯净,象征着人的本性或初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外界的影响,素丝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再也无法恢复到最初的洁白。这不仅反映了个人性格或道德品质可能因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更寓意着人生的不可逆性和变化的必然性。

“哑哑群飞鸟,集我田中庐”描绘了一幅群鸟聚集的画面,通过鸟儿的“哑哑”叫声和它们的行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这里,鸟儿的“集”与“飞”形成对比,既有归宿的温馨,也有离散的无奈,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别离,以及生命中的聚散无常。

“雌雄竟莫辨,泣涕空欷歔”则是对人生困惑与无奈的直接抒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常常难以分辨事物的本质,甚至分不清伴侣的性别,这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也是对个体认知局限性的深刻反思。面对无法把握和理解的事物,人们只能徒然哭泣,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情境的刻画,巧妙地融入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人性及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富含深刻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6)

郑梦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南柳

江南柳,江南柳,春风袅袅黄金丝。

江南柳,年年好,江南行客归何时?

苍海茫茫波万丈,乡关远在天之涯。

天涯之人日夜望归舟,坐对落花空长叹。

但识相思苦,那识行人行路难。

人生莫作远游客,少年两鬓如霜白。

形式: 古风

旅怀(其一)

生平南与北,心事转蹉跎。

故国海西岸,孤舟天一涯。

梅窗春色早,板屋雨声多。

独坐消长日,那堪苦忆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旅怀(其二)

水国春光动,天涯客未行。

草连千里绿,月共故乡明。

游说黄金尽,思归白发生。

男儿四方志,不独为功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使日本

使节偏惊物候新,异乡踪迹任浮沉。

张骞槎上天连海,徐福祠前草自春。

眼为感时垂泪易,身缘许国远游频。

故园几树垂杨柳,应向东风待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