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客无清伴,高僧住别村。
空山卓锡影,断石系舟痕。
风细松生籁,沙虚竹走根。
小亭閒坐久,落日啸孤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神山寺访僧》,描绘了作者独自一人造访深山古寺的场景。首句“独客无清伴”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没有同伴相随;“高僧住别村”则点出访僧的目的地——偏远的村庄。接下来的两句“空山卓锡影,断石系舟痕”,通过“空山”、“卓锡影”和“断石”等意象,展现了山中寂静与僧人生活的简朴,以及诗人来访时的踪迹。
“风细松生籁,沙虚竹走根”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宁静,微风吹过松林发出自然的声音,沙滩上的竹子根部在风中摇曳,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最后,“小亭閒坐久,落日啸孤猿”以诗人长久地坐在小亭中,夕阳西下时听到孤独的猿鸣作结,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禅意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幽静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出古代文人士大夫在访僧过程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
不详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万国曾朝会,群山尚郁盘。
严祠镇玄璧,故代守黄冠。
窆入云根古,梁归雨气寒。
年年送春事,来拂藓碑看。
禹穴风烟老尚游,青门回首忆瓜畴。
海槎片影星河曙,城角一声天地秋。
临水忽惊馀鬓落,看云还悟此生浮。
杖藜拟访神仙宅,中有长眉不挂愁。
不入群芳谱,生机屑化工。
十年多旷土,一种自春风。
蛙吠残阳影,萤明细雨丛。
令人怀洛艳,锦幄照帘栊。
已无湖海梦,渐老足閒情。
野杖日寻壑,家书时到城。
开池纳天影,种竹引秋声。
亦爱箪瓢乐,年来世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