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丈青莲朵朵开,毗卢高阁独崔嵬。
欲看山势连天远,已见河流带雨来。
宫树阴浓秋未落,塞鸿声断晚尤哀。
烽烟直北何时息,处处关门鼓角催。
这首明代诗人陈衎的《上报国寺毗卢阁》描绘了一幅壮观而富有深意的画面。首句“十丈青莲朵朵开”以莲花比喻毗卢阁的高大和挺拔,展现了建筑的雄伟气象。次句“毗卢高阁独崔嵬”进一步强调了阁楼的孤独矗立,寓意其在群山之中的崇高地位。
“欲看山势连天远,已见河流带雨来”两句通过视角转换,写出了山川的壮丽景色,以及雨中河流的动态,给人以空间的延伸感。接着,“宫树阴浓秋未落”描绘了秋天的深沉与宁静,但“塞鸿声断晚尤哀”又引入了哀怨的边塞鸿雁之声,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最后两句“烽烟直北何时息,处处关门鼓角催”,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期盼,关门鼓角的催促声更显战争紧迫。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毗卢阁的景象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
不详
娘嬛古洞旧藏名,岂但诗文独主盟。
莫令杜鹃愁邵子,姑从蝴蝶梦庄生。
窗寒流水芦风切,门响邻庄竹雪轻。
若上星台占列宿,何时楚豫落欃枪。
石床横素书,漆灯挂青焰。
引幞不耐眠,危坐意清宴。
瓦盆覆残茗,绮石当圜砚。
索笔赋短章,书成自精绚。
冷月侵疏槐,荒山噭荒鸡。
虫吟豆花中,叶坠石苔面。
垂头何所思,阑干忽凭遍。
一入静者怀,机锋似□箭。
恨无三益友,相对发绮辨。
露湿还松房,青林火不见。
绕篱黄蝶隐秋花,病里闲情遣狭斜。
伎作东山怀谢傅,笛吹古墓忆桓家。
那堪残曲歌《金缕》,敢向今时斗丽华。
红烛最娇丸髻妓,胡床企脚听琵琶。
长河帆底夕阳浑,路入乡关思转繁。
水涸舳舻徒满眼,天低禾黍只孤村。
那堪宿雁冲沙噭,更指寒鸦背雨屯。
河朔建儿仍不忘,紫缰白马炤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