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盘隐轩

曲蹊缭深碧,回涧澄遥清。

谁知慈水上,亦有盘谷名。

慕巢屏世喧,等李薄时荣。

仿像中原路,迢遰太行行。

轩居俨映蔚,甍栋歘峥嵘。

暑槛停绿树,夕阶飘素英。一翁临暮齿,二?当弱龄。

秫醑报初熟,瓢斝自同倾。

厌厌简素展,寂寂尘事冥。

窥鸟感归翼,观鱼悟潜形。

既已惬时物,亦复谐友生。

琴书许交错,辞翰俾纵横。

老我记曾游,遥途阻重征。

溪山寄幽梦,林堂留恨情。

可随东浦月,流光到君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题盘隐轩》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隐逸生活图景。诗中以“曲蹊缭深碧,回涧澄遥清”开篇,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氛围。随后,“谁知慈水上,亦有盘谷名”,诗人巧妙地引出了“盘隐轩”的所在,暗示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隐逸之美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句“慕巢屏世喧,等李薄时荣”,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世俗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紧接着,“仿像中原路,迢遡太行行”,则进一步描绘了通往隐逸之地的艰难旅程,象征着心灵之旅的不易。

诗中“轩居俨映蔚,甍栋歘峥嵘”两句,描绘了盘隐轩的建筑之美,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融。通过“暑槛停绿树,夕阶飘素英”这样的细节描写,诗人细腻地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之美,以及隐居生活的恬淡与美好。

“一翁临暮齿,二?当弱龄”两句,通过年长者与年轻者的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多样。接下来,“秫醑报初熟,瓢斝自同倾”描绘了主人与客人的欢聚场景,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乐趣。

“厌厌简素展,寂寂尘事冥”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窥鸟感归翼,观鱼悟潜形”则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生物,感悟到回归本心的重要性。“既已惬时物,亦复谐友生”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与朋友相处的和谐。

最后,“琴书许交错,辞翰俾纵横”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以琴棋书画为伴,自由挥洒才情的情景。“老我记曾游,遥途阻重征”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溪山寄幽梦,林堂留恨情”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某些情感的留恋。“可随东浦月,流光到君庭”则是对远方友人的一种邀请,希望他们也能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游定水

常公开化地,源师讲经处。

人物有古今,山川无新故。

橐驼既西峙,鸣鹳亦东翥。

清泉冽广沼,苍松夹永路。

入寺结青莲,参方薰玉树。

三足想后因,四禅感前悟。

此生真幻化,学道奈迟暮。

感叹顾昔心,怅然起遐慕。

形式: 古风

题兰芳斋

霭霭高斋暮,浮游此空林。

不遣兰为友,孰可与同心。

绿艳媲秋色,紫葩摇夕阴。

芳意徒自负,幽期竟安寻。

以之念身世,三叹援孤琴。

猗猗不成操,岂谓无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书画舫宴集分得澹字

平生学已误,末龄道逾贬。

久酣世味醲,益羡朋交淡。

座既接簪缨,享复与昌歜。

偶会情即亲,未识气已感。

惊鳞乐连藻,倦翮媚丛菼。

既忝末席欢,不饮吾何敢。

形式: 古风

留别白沙诸友(其一)

频年接歌笑,谁忍隔音形。

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

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

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