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乐慢.清明登雨花台。用万俟雅言韵

步出南郊,曲尘飏暖,阳春白日风香。

湔裙是处,祭扫谁家,近路粉黛相望。

柳发桃颦,衬弓弯云袂,竞斗时妆。戏语曲池旁。

虫虫也爱韶光。

问石子冈头,散花天女,沉醉知在何乡。

僧俗同欢喜,志公帽朽只园场。

絮舞花迷,胡觑得、唇乾眼忙。

又争知、红尘紫陌,年来消减清狂。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清明时节作者步出南郊所见的春景和人们的活动。"曲尘飏暖,阳春白日风香",写出了春风拂面,温暖而带着春日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气。"湔裙是处,祭扫谁家",暗示着人们正在清扫墓地,准备祭奠先人,体现了清明节的风俗。

"近路粉黛相望",描绘了沿途女子们身着艳丽衣饰,如同桃花柳叶般娇媚动人。"柳发桃颦,衬弓弯云袂,竞斗时妆",进一步描绘了她们比美斗艳的情景,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热闹与活力。

"戏语曲池旁",则传达出轻松愉快的气氛,人们在池塘边谈笑嬉戏。"虫虫也爱韶光",连昆虫都感受到春光的美好,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意象。

"问石子冈头,散花天女,沉醉知在何乡",诗人想象着仙女般的身影在山岗上散花,不知何处归去,营造出神秘而梦幻的氛围。

"僧俗同欢喜",反映出清明节不仅是世俗的节日,也是僧侣们参与庆祝的日子。"志公帽朽只园场",提及的是佛教故事中的志公和尚,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絮舞花迷,胡觑得、唇乾眼忙",描述了花瓣飘落如雪,人们沉浸在花海中,欣赏美景,流连忘返。"红尘紫陌,年来消减清狂",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繁华落尽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人间的欢乐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84)

周岸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黄花慢.冶城山朝天宫,用田不伐韵

废池涵碧。趁短策,吊古清明天气。

路入芜寝,步迎厉魄酸风,眼眩剑芒腥水。

大明官礼习朝天,问谁省、高皇真意。

是干将、铁血壮魂,埋此深际。

弘规付与文孙,奈衅启、棣鄂宗藩相递。

郊彼光僚,霸吴竞假鱼肠,靖难自燔朱蕊。

孝陵翁仲说凄凉,怕难解、游春情味。向倦里。

也学柳眠花悴。

形式:

青门饮.登钟山最高处,用曹元宠韵

天镇神符,紫金浮玉,凭高念远。何王南渡。

一发中原,岱云河雨,霞表旭光微露。

索共山灵语,数九朝、英侪豪侣。

虎踞千年,成败是非,明眼观处。

扑地严城如雾,看院省衣冠,市楼宾旅。

旧史风云,禁陵烟树,盈望故情今绪。

独尔依然在,换多少、池台钟鼓。

几时问道三茅,行药更寻仙路。

形式:

应天长.访板桥旧院遗址。用康伯可韵

絮云翳日,烟柳断肠,羁游怕寻芳路。

徐步青溪,不见春波照窥户。愁红舞,哀燕语。

漫笑我、老怀空负。念佳丽,藉甚当年,忏情无绪。

幽讨向何处。种菜编篱,花鸟竟谁主。

呼起澹心难写,孤悰寄毫素。留灵琐,邀梦雨。

对逝水、曼吟千度。蘸金粉、与画前朝,乱丝成缕。

形式:

春从天上来.明故宫,用吴彦高韵

黍麦凋零。见露寝春驹,废苑秋萤。

帝子如降,遗恨维屏。行遁事等空冥。

叹孙谋诒燕,哭高庙、冷骨无灵。

效渊明,咏刑天干戚,耕父清泠。

留都几经劫火,想卜兆当年,揆日占星。

烬灭洪杨,歌翻烧饼,兴复又起盈庭。

谱桃花宫扇,馀民恨、曲罢峰青。梦都醒。

对六朝山色,愁眼双荧。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