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求

张求一老兵,著帽如破斗。

卖卜益昌市,性命寄杯酒。

骑马好事人,金钱投瓮牖。

一语不假借,意自有臧否。

鸡肋巧安拳,未省怕嗔殴。

坐此益寒酸,饿理将入口。

未死且强项,那暇顾炙手。

士节久凋丧,舐痔甜不呕。

求岂知道者,议论无所苟。

吾宁从之游,聊以激衰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张求一老兵,著帽如破斗。
他在市场卖卜为生,性命寄托于杯中酒。
他骑马与善人交往,把金钱投入门窗缝隙。
他言辞犀利,观点自有是非判断。
生活艰难,鸡肋般的食物也得勉强充饥,不怕被人责打。
因贫困而更加酸楚,饥饿感逼近喉咙。
他虽身处困境,仍坚持原则,无暇迎合权贵。
士人的节操早已衰落,舔舐权贵之痔疮也甘之如饴。
张求并非真知者,对议论毫不妥协。
我宁愿与他为伍,借此激发自己老朽的心志。

注释

老兵:年长的士兵。
破斗:形容帽子破旧。
卖卜:占卜为生。
益昌市:繁荣的市场。
杯酒:象征生活艰难。
好事人:友善的人。
瓮牖:门窗缝隙。
臧否:赞扬或批评。
鸡肋: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嗔殴:责打。
寒酸:贫穷。
炙手:权势熏天的人。
士节:士人的道德节操。
舐痔:比喻阿谀奉承。
苟:随便,妥协。
游:交往,相处。
衰朽:衰老,无生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张求的老兵形象,他头戴破旧的斗笠,生活困顿,在益昌市以占卜为生,仅靠杯酒维系生命。他对那些挥金如土的好事人持有警醒的态度,直言不讳,不轻易妥协。他的生存境遇艰难,连基本温饱都难以保障,但他仍保持骨气,不愿迎合权贵。诗人感慨士人的节操日益丧失,而张求的行为却如同鸡肋中的骨头,虽小却坚韧,令人敬佩。诗人表示宁愿与张求交往,以此激发自己衰朽的精神。整首诗通过张求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坚守道德的人的赞赏。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令.旅愁

平生不会敛眉头。诸事等闲休。

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残照外,大江流。

去悠悠。风悲兰杜,烟淡沧浪,何处扁舟。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广亡徙海

箕冠如栉拥茅旌,谁执骍旄歃晋盟。

遵海而南关气数,渡江以北少功名。

火旗晻霭云藏阙,水阵周遭雪压城。

一榻不容人鼾睡,那知雾岛是神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丙子纪事

才结岁寒盟,归来诧太平。

阁中呼尚父,殿下狎门生。

着手营三窟,回头失两京。

闻今不闻古,咄咄诡知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甲戌客临安

金谷烟花醉未醒,鼾边无梦到功名。

十郎腹里长函剑,六丈胸中旧贮兵。

天豕星沈狼有影,海鳅风紧鹤无声。

如闻浩浩愁相讯,何日衣冠乐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