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青阳先寄韩子苍

秃发羁臣百不忧,树头树底鸣栗留。

游方便具屈宋眼,出世真成陶谢流。

著冠来籴太仓米,捩柁故转长淮舟。

莫问铜钱恰三百,浇肠一斗与君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即使被囚禁的我头发稀疏无忧愁,树上树下都回荡着栗子的叫声。
我如同游历四方的能人,眼光独到如屈原和宋玉,超脱世俗如同陶渊明和谢灵运。
戴着帽子去买官仓的米,扭转船舵只为在淮河上航行。
别问这袋铜钱正好三百文,就用它来买一斗酒,咱俩共谋一醉。

注释

羁臣:被囚禁的官员。
栗留:栗子的叫声。
屈宋眼:比喻眼光独到,如屈原和宋玉。
陶谢流:指超脱世俗,如陶渊明和谢灵运。
籴:买米。
太仓米:官仓中的米。
捩柁:扭转船舵。
三百:指铜钱的数量。
浇肠:痛饮,畅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遭遇困境时的豁达心态和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开篇“秃发羁臣百不忧”表明诗人面对种种不如意之事,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为外界所动摇。“树头树底鸣栗留”则是说时间在流逝,即使如此,自己也要学会珍惜每一刻。

接下来,“游方便具屈宋眼”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当下政治或社会现实的不满,但又无力改变,只能保持个人的清高。"出世真成陶谢流"则是说诗人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与古代隐逸陶渊明、谢灵运一样,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著冠来籴太仓米”和“捩柁故转长淮舟”两句,则是说诗人不再在乎世间的名利得失,甚至不惜放下往日的地位和权力,去过一种更为平实简单的生活。"莫问铜钱恰三百"表明对物质财富的淡然,而“浇肠一斗与君谋”则是说诗人愿意与朋友共同享受生命中简单而美好的瞬间。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超脱,以及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反映出其深邃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至楚约诸人饭而圣功不来翌旦乃见过

前身坐衲僧,积此葵苋债。

今朝偶烹鲜,居士辄破戒。

摩挲羁臣腹,商略九州大。

平生折脚铛,个里有妙解。

关郎作底忙,使我一长喟。

明发得得来,犹较些子在。

形式: 古风

至楚怀慎汉公

抱瓮何许欲灌园,独怜帆腹会孤掀。

双轮有蒲良未好,束帛加璧安足论。

少日读书守贫巷,异时簪笔登修门。

相思徒吟老驼句,不见君来欲断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舟行坐睡

撩天鼻孔蟠雷车,世间诸法种种坏。

饱参饭后蒲团禅,北湖端为第一代。

形式: 七言绝句

观贾表之猎

轩轩大鹰脑,落落饥鹘拳。

忽张六翮去,势拉淮南天。

贾侯实老俊,文字初著鞭。

平生坐高飞,孤吟饯流年。

收身事鞍马,未爱冕有蝉。

归来对名妾,含笑脱两鞬。

能复饭斗米,白眼捉彘肩。

玩世今种种,掉头羞乞怜。

侬也饱忧患,惯视跕跕鸢。

浇寒一杯足,撑肠谢三鳣。

惟乐不可过,快臂乌号还。

径横铁如意,露顶催烹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