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二)采药径

云屏漫锁空山,寒猿啼断松枝翠。

芝英安在,术苗已老,徒劳屐齿。

应记洞中,凤箫锦瑟,镇常歌吹。

怅苍苔路杳,石门信断,无人问、溪头事。

回首暝烟无际,但纷纷、落花如泪。

多情易老,青鸾何处,书成难寄。

欲问双娥,翠蝉金凤,向谁娇媚。

想分香旧恨,刘郎去后,一溪流水。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云雾缭绕的屏风般的大山,空寂中传来寒猿凄厉的啼声,松枝翠绿却显得孤独。
灵芝仙草在哪里?药草已经老去,徒然磨损了木屐的齿痕。
还记得洞中的笙箫和锦瑟,常常伴随着悠扬的乐曲。
遗憾的是,那条长满青苔的小路消失不见,石门的消息也断绝了,没有人关心溪边发生的事情。
回首望去,暮霭弥漫,只有纷纷落下的花瓣像泪水般洒落。
多情易逝,青鸾鸟不知飞向何方,即使有书信也难以寄达。
想要询问那对蛾眉,翠蝉金凤般的美丽,又能向谁展示她的娇媚。
回想往昔,刘郎离去后,只剩一溪流水承载着旧日的愁绪。

注释

漫:弥漫。
空山:寂静的山林。
寒猿:寒冷季节的猿猴。
屐齿:木屐的齿状踏脚部分。
凤箫:古代乐器,类似笙箫。
杳:消失,不见踪影。
书成:写完信。
双娥:形容女子的眉毛。
翠蝉金凤:比喻美丽的装饰或女子。
分香:怀念故人,常用以表达哀思。
刘郎:借指离去的人,可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鉴赏

这首《水龙吟·其二·采药径》是宋代道士葛长庚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深山采药的幽寂景象。开篇“云屏漫锁空山,寒猿啼断松枝翠”,以云雾缭绕的山峰和凄清的猿鸣,渲染出山中的寂静与荒凉。接着,“芝英安在,术苗已老”,表达了对仙草灵药的追寻,暗示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凤箫锦瑟,镇常歌吹”则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意象,暗示山中有仙人或隐士的生活,然而“苍苔路杳,石门信断”,又透露出一种失落与隔绝感,无人问津,只有溪水潺潺,增添了孤寂之情。

“回首暝烟无际,但纷纷、落花如泪”,通过暮霭和落花,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多情易老,青鸾何处,书成难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远方亲人的思念,却又无法传递心声的无奈。

最后,“欲问双娥,翠蝉金凤,向谁娇媚”,以美人象征美好的事物,却无人欣赏,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想分香旧恨,刘郎去后,一溪流水”,借刘郎典故,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只剩下流水依旧,人事已非。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葛长庚在寻求仙道过程中对人间世事的反思和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九)

一个江湖客,万里水云身。

鸟啼春去,烟光树色正黄昏。

洞口寒泉漱石,岭外孤猿啸月,四顾寂无人。

梦魂归碧落,泪眼看红尘。烟濛濛,风惨惨,暗消魂。

南中诸友,而今何处问浮萍。

青鸟不来松老,黄鹤何之石烂,叹世一伤神。

回首南柯梦,静对北山云。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

土釜温温火,橐籥动春雷。

三田升降,一条径路属灵台。

自有真龙真虎,和合天然铅汞,赤子结真胎。

水里捉明月,心地觉花开。一转功,三十日,九旬来。

抽添气候,炼成白血换骷骸。

四象五形聚会,只在一方凝结,方寸绝纤埃。

人在泥丸上,归路入蓬莱。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石知院生辰

两鬓青丝发,双眼黑方瞳。

人皆道是,昭庆一个老仙翁。

暂别蓬莱弱水,自把星冠月帔,玉佩舞薰风。

醉入桃源路,归去不知踪。举云璈,鸣铁笛,抚丝桐。

满前剑弁森列,稽首捧金钟。

挺挺松形鹤貌,任待桑田变海,宝鼎粒丹红。

玉帝下明诏,独骑上瑶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

昔在虚皇府,被谪下人间。

笑骑白鹤,醉吹铁笛落星湾。

十二玉楼无梦,三十六天夜静,花雨洒琅玕。

瑶台归未得,忍听洞中猿。也休休,无情绪,炼金丹。

从来天上,神仙宫府更严难。

翻忆三千神女,齐唱霓裳一曲,月里舞青鸾。

此恨凭谁诉,云满武夷山。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