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独特的山峰,形状如同一只欲行的真龟,巧妙地融入了自然之中。诗人以“众山环绕一山横”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龟山的独特位置,它并不与周围的群山并列,而是独立存在,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接着,“形似真龟势欲行”,进一步强调了龟山的形态特点,它不仅外形酷似龟,似乎还蕴含着一种动态之美,仿佛随时准备行动。
“不向九江资纳锡”,这里的“九江”可能是指众多的水流汇聚之地,而“资纳锡”则暗示了龟山不依赖外界资源,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龟山独立自主、自得其乐的特性。最后,“临溪曳尾自全生”,描述了龟山临水而立,悠然自得地拖着尾巴生活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它的自在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龟山独特形态和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独立自主、顺应自然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