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咏雪四首,用旧题(其一)闺阁

越显庞儿白。添一点、颊潮圆印,晕成红月。

恨煞狸奴真叵耐,睡暖流苏帐侧。

硬不受、小鬟驱策。

绣被今宵铺更紧,把层层、鸳梦围来窄。

香汗出,恁般热。试妆呵手浑无力。

只爱剪、寿阳宫样,额黄亲贴。

十幅窗纱看欲亮,谁写折枝都活。

梅影似、倩魂将别。

有甚琼装和玉琢,付三生、春水休重说。

冰透了,泪花缬。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冬夜的感受与闺中情景。开篇“越显庞儿白”赞美了女子肌肤的洁白,接着通过“颊潮圆印”和“晕成红月”,形象地刻画了她脸颊上微红的印记,如同新月升起,显得娇羞动人。词人接着表达了对猫咪慵懒的不满,暗示环境的静谧。

“绣被今宵铺更紧”写女子盖着厚厚的绣被,鸳鸯图案环绕,寓意着她的孤独和对温暖的渴望。“香汗出,恁般热”则写出她内心的烦热,可能是因思念或情愫所致。

“试妆呵手浑无力”描绘了女子试图化妆却力不从心的情景,可能是因为心情低落。她模仿寿阳宫妆,额黄点染,但窗外的梅花似乎预示着离别,使得她更加感伤。“倩魂将别”表达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冰透了,泪花缬”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女子的眼泪如冰晶般清澈,透露出无尽的哀愁。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二)江湖

天外帆如坐。误几度、画阑凝望,归期都左。

龙笛何人吹变徵,不是潇湘旧些。

已闭了、骊宫无和。

打入篷腰和梦响,冷移衾、又道船窗破。

算更比,浪花大。前村卖酒扁舟过。

最模糊、水边红树,一层风裹。

野岸荒寒潮退后,对影渔翁两个。

有沙鹭、冻拳苔座。

触我少年飘泊感,记迷离、绿颤空江火。

也曾向,舵楼卧。

形式:

金缕曲(其三)园林

瞒过苍苔地。换一幅、辋川画景,灞陵诗意。

压断小桥来往路,四面白濛濛里。

算赖有、吟魂能记。

淡墨池塘鸦数点,写愁痕、绿减微波字。

水杨柳,暗黄洗。酒旗掣角楼门闭。

沁湖心、蹇驴瘦影,生涯如此。

落月银屏清欬远,料峭晓寒难避。

知道是、山中人起。

天外有天家住久,伴仙云、但纪寒花岁。

又吹到,笛声尾。

形式:

金缕曲(其四)关塞

红柳铺空暗。枉横笛、玉关高处,路迷难辨。

倒影龙沙天万里,无数离人古怨。

偏马后、桃花似电。

今夕长城还有月,问可能、照得春闺见。

又过了,几声雁。军门夜午催传箭。

暖边庭、射雕小猎,椎牛高宴。

帐外刀光疑斫阵,却是星河自澹。

已寒得、一灯都战。

休怪健儿头白早,便燕支、山色如今换。

闲坐把,铁衣绽。

形式:

菩萨蛮

楚天青火宵燃竹。江光冷抱渔家屋。知道晓梅开。

绿蓑冲雪来。蛮溪飞梦远。月落黄陵岸。

何日守湘祠。头衔一钓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