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虚花十咏(其五)笔花

中书新判五花荣,异彩疑从腕底生。

文士有椎皆烂熳,才人入梦倍峥嵘。

霜毫寒带秋烟重,露颖光含春色明。

棐几閒看更堪赏,砚池墨沈趁幽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笔花的细致观察与赞美。首句“中书新判五花荣”,以“中书”暗喻笔的制作过程,新制成的笔如同五彩缤纷的花朵,展现出笔的华美与生机。接着,“异彩疑从腕底生”一句,将笔的色彩与书写者的技艺巧妙结合,仿佛笔的光彩是从书写者的手腕间自然流淌而出,强调了技艺与灵感的完美融合。

“文士有椎皆烂熳,才人入梦倍峥嵘”两句,通过对比文士与才人的不同状态,展现了笔在不同人才手中的不同效果。文士使用笔时,笔下的文字显得自由奔放、充满活力;而才人在梦中使用笔,则可能创造出更为奇异、壮丽的作品,暗示了笔与创作灵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霜毫寒带秋烟重,露颖光含春色明”则进一步描绘了笔的材质与使用环境。霜毫和露颖分别代表笔的毛质和笔尖,它们在不同的季节环境下展现出独特的光泽与质感,既体现了笔材的珍贵,也寓意着作品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力。

最后,“棐几閒看更堪赏,砚池墨沈趁幽清”两句,将笔花置于书房的场景之中,与棐木几案、砚台和墨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在这里,笔花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艺术欣赏的对象,体现了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笔花的细腻描绘,不仅赞颂了笔的美丽与实用性,还巧妙地融入了文人对于艺术创作、生活情趣以及自然景象的感悟,展现了清代文人雅致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34)

敦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全虚花十咏(其六)灯花

金谷豪华夜宴开,颜烧绛蜡带春回。

苞含小粟凝红蕊,焰冷疏烟绣绿苔。

忽见飞蛾疑是蝶,忍教香骨化成灰。

阿谁喜报张罗幕,烛影金莲上苑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全虚花十咏(其七)剑花

深藏几许奋龙蛇,开匣光涵晕有花。

月冷龙泉生艳雪,夜寒秋水耀霜华。

白虹斑蚀如红雨,紫电锋芒绕赤霞。

背倚灯前倍璀璨,壮心牛斗气横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全虚花十咏(其八)镜花

得意看花莫认真,是空是幻正难论。

金光遥映春光好,鉴彩潜生缯彩繁。

明月寒夜侵桂影,澄潭秋静印霞痕。

相看悟向禅心净,色相无庸滞语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全虚花十咏(其九)茗花

骤雨潇潇已沸汤,兰芽别自蔼清芳。

地炉纸帐疏烟薄,活火寒泉飞雪香。

几片绿云凝露润,一瓯碧玉喷珠光。

茶经陆羽真能事,轻细相看入品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