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

山色带晴云,云山远莫分。

寒林迥萧散,秀气自氤氲。

定有丘园士,彼同麋鹿群。

弓旌访岩谷,谁为上方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山色映衬着晴朗的云朵,云和山难以分辨彼此。
寒冷的树林格外寂静疏散,清新的气息自然弥漫。
必定有隐居山林的士人,与麋鹿相伴在群体中。
有人手持弓箭探访山谷,又有谁能听到这上方的呼唤?

注释

山色:山的颜色或景色。
晴云:晴朗的云朵。
莫分:难以分辨。
寒林:寒冷的树林。
迥萧散:格外寂静疏散。
氤氲:烟雾弥漫,此处形容清新的气息。
丘园士:隐居山林的士人。
麋鹿群:与麋鹿为伴的群体。
弓旌:持弓箭的人,象征访寻者。
岩谷:山谷。
上方:高处,可能指神仙或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色图景。开篇“山色带晴云,云山远莫分”表达了诗人对秋山迷人的色彩和层次感的欣赏,这些色彩与天空相融,不可分割。接下来,“寒林迥萧散,秀气自氤氲”则描绘出树木在秋风中的摇曳姿态,以及这种自然景象所散发出的清新之气。

诗人随后引入了人物——“定有丘园士,彼同麋鹿群”,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这里的“丘园士”指的是那些选择退隐山林,以此自娱自乐的人们,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如同麋鹿一般自由自在。

最后,“弓旌访岩谷,谁为上方闻”则表现出诗人对这些隐逸之士的探寻和向往。"弓旌"通常指的是古代用以标识官位或军队的旗帜,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希望能够发现那些隐藏在山谷中的智者。而“谁为上方闻”则是在问,究竟是谁能够传达这些隐逸之士的高尚理念给更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追求。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秋日杂兴(其六)

芡珠乃笾实,鸡首真溪毛。

芥羽复丹帻,凌波竞将号。

苍啄胜玄蚝,百琲转含桃。

骊颔有照乘,海夫得应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秋风

万籁静中起,扶摇风怒号。

半天鸣剑戟,平地卷波涛。

鹢退宋都疾,鹏抟溟海高。

贺兰吹不尽,何用战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秋郊

郊原千里望,好是暮秋时。

欲尽登临兴,惟应杖屦宜。

鹗雕方得意,燕雀彼焉知。

黄犬苍鹰去,谁家年少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扇和之道

过时悲既往,适用复相先。

世事蓂生陨,人情月晦圆。

寒凉非尔适,衰歇岂余捐。

岁事待秋敛,农夫期有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