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

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

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圭。

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

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跻。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山中的琉璃仙境,世外的琅琊溪流。
房屋走廊依附于山谷沟壑,道路随着地势起伏弯曲。
碧绿的溪水冲刷着洁白的石头,翠绿的烟雾中蕴含着青色的虹霓。
客人来访暂时停留,心志想要忘却尘世的礼仪和权贵。
树梢上闪烁着夜晚的灯火,云端传来悠扬的钟声和梵唱。
虽然时间相同,但我们的足迹各异,难以同行。
只能在清冷的夜晚梦境中,模糊地希望能攀登那遥远的仙境。

注释

琉璃:形容清澈透明,如琉璃般美丽。
琅琊溪:地名,可能指风景优美的溪流。
岩壑:岩石和山谷。
簪圭:古代贵族的饰品,象征地位和礼仪。
梵:佛教用语,指僧侣诵经的声音。
髣髴:仿佛,隐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仙境般的山中风光,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怀融为一体。"山中琉璃境"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如同琉璃世界般神奇的场景,而"物外琅琊溪"则点出了这溪水超凡脱俗,仿佛存在于世间之外。

房廊和道路随着岩石的高低起伏,展现出山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碧濑漱白石"中的"碧濑"形容溪水清澈如碧玉,而"翠烟含青蜺"则描绘了绿意盎然的烟雾缭绕着远处的青山。

诗人通过"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圭"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向往和留恋之情。"树杪灯火夕"和"云端钟梵齐"则是夜晚的景象,其中"树杪灯火"可能指的是山中的寺庙或住所,点缀着淡淡的灯光,而"云端钟梵齐"则描绘了远处佛寺中传来的清幽的钟声。

最后两句"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跻"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渴望,即便是身处相同的时代,也难以与之并行,只能在夜深人静时通过梦境来追寻和怀念。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和钱侍郎甘露

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

忽见垂书迹,还惊涌澧源。

春枝晨袅袅,香味晓翻翻。

子礼忽来献,臣心固易敦。

清风惜不动,薄雾肯蒙昏。

嘉昼色更晶,仁慈久乃存。

一方难独占,天下恐争论。

侧听飞中使,重荣华德门。

从公乐万寿,馀庆及儿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和蔷薇花歌

仙机札札织凤皇,花开七十有二行。

天霞落地攒红光,风枝袅袅时一飏。

飞散葩馥绕空王,忽惊锦浪洗新色。

又似宫娃逞妆饰,终当一使移花根,还比蒲桃天上植。

形式: 古风

咏怀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康乐宠词客,清宵意无穷。

徵文北山外,借月南楼中。

千里愁并尽,一樽欢暂同。

胡为戛楚琴,淅沥起寒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