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念奴娇.自寿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

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

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

一樽自寿,不妨沉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

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

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

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半生的习惯和习性,被风霜侵蚀,使我衰老得如此严重。
回顾过去七十年,满是错误的选择,如今邯郸何处寻觅?
杜曲的桑麻,柴桑的松菊,归乡的计划已临近迟暮时光。
举杯祝寿,不妨沉醉于狂舞之中,忘却忧虑。
无需追问世间沧桑巨变,看红颜白发,人事更迭如此迅速。
乌兔交替,象征着天地苍老,千古英雄终化为尘土。
汾水边的悲歌,雍江畔的哀曲,让人忍不住落泪,这是儿女情长。
历史的兴衰如同一场梦,而长江依然东流不息。

注释

习气:长期养成的习惯。
风霜:比喻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销尽:消耗殆尽。
邯郸:古代地名,这里指过去的美好时光。
杜曲:唐代长安附近的地方,以田园风光著名。
柴桑:古代地名,与松菊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沉醉:沉迷,忘我。
乌兔:日月,象征时间流逝。
英雄:指有才能、成就的人。
汾水:黄河支流,此处寓含悲伤之意。
雍江:可能指长江,因古代音近而误用。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英雄辈出的感慨。"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描绘出岁月的蹉跎与身体的衰老,"七十年来都铸错"则是对一生功名的反思,感到成就与错误并存。"回首邯郸何处"中,邯郸往往象征着古战场,诗人或许在追忆过去的英雄事迹,但又感慨于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杜曲桑麻,柴桑松菊"等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同时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比喻。"归计成迟暮"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回家的迫切心情。"一樽自寿,不妨沉醉狂舞"则是诗人在面对生命的有限时,选择以酒为伴,以舞蹈来释放内心的情感。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中的“沧海桑田”比喻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而"看朱颜白发"则是对时光流逝的直接描写。"乌兔相催天也老"中,“乌兔”即乌鸦,常用来象征岁月的流逝,这里强化了时间无情的主题。

"千古英雄坏土"一句,则是对历史上英雄人物最终归于尘土的感慨。"汾水悲歌,雍江苦调"等句,是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叹息。最后,"堕泪真儿女"中“堕泪”即流泪,以此形容对过往事物的怀念之情。

"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是全诗的总结,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时间依然在不断地流逝。诗人通过这句点明了整个诗篇的哲理:即便是历史的兴衰成败,最终都如同一场梦境,而自然界的河流(此处指长江),则始终不变地向东流去,象征着永恒与不断。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

吹断笙箫春梦寒。倚楼思往事,泪偷弹。

别时容易见时难。相看处,惟有玉连环。

人在万重山。近来应不似,旧时颜。

重门深院柳阴间。曾携手,休去倚危阑。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忆秦娥

伤离别。江南雁断音书绝。音书绝。两行珠泪,寸肠千结。

伤心长记中秋节。今年还似前年月。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圆人缺。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水龙吟.和邵清溪咏梅见寿

分知白首天寒,千林摇落寻真隐。

天工付与,冰肌雪骨,暗香寒凝。

自许贞心,肯教色界,软红尘近。

怅绿衣舞断,参横梦觉,依稀旧家犹认。

不为角声吹落,向花前、为伊悲恨。

玉堂茅舍,风流随处,年年孤另。

不是人间,肝肠铁石,相逢休问。

算知心、只许东风,漏泄一分春信。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和何逢原见寿

倚窗闲嗅梅花,霜风入袖寒初透。

吾年如此,年年十月,见梅如旧。

白发青衫,苍头玄鹤,花前尊酒。

问梅花与我,是谁瘦绝,正风雨、年时候。

不怕参横月落,怕人生、芳盟难又。

高楼何处,寒英吹落,玉龙休奏。

前日花魁,后来羹鼎,总归岩岫。

但逋仙流落,诗香留与,孤山同寿。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