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梅零落雪欺残,浩荡穷愁岂易宽。
唯有郎吟偿晚景,且无浓醉厌春寒。
高斋每喜追攀近,丽句先忧属和难。
十五年前谙苦节,知心不独为同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梅花零落,雪地残留,带来一种浩荡而深沉的情感。"穷愁"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烦恼,这种情感并非易于消散。诗中提到"唯有郎吟偿晚景",这里的"郎吟"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知己,而"偿晚景"则是在说他们共同承受着晚景的寂寞和凄凉。
接下来的"且无浓醉厌春寒"表达了即便在饮酒中寻求慰藉,也无法摆脱对春天冷清的厌倦。诗人可能是在感叹时光易逝,季节更迭,而人的情怀却难以随之改变。
"高斋每喜追攀近"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高阁之中,每当夜深人静,便喜欢回忆和追寻那些亲近的人或事。"丽句先忧属和难"则显示了诗人对于美好文章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字和谐之间微妙关系的担忧。
最后两句"十五年前谙苦节,知心不独为同官",诗人回忆了十五年前的艰苦岁月,那时的节省和坚持,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心志和追求,与旁人不同。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于真正知己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个人经历,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感态度。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何宋清名动粉闱,不才今日偶陈诗。
考功岂敢闻题品,水部犹须系挈维。
积雪巷深酬唱夜,落花墙隔笑言时。
紫垣名士推扬切,为话心孤倍感知。
一脉清泠何所之,萦莎漱藓入僧池。
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崖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随。
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皇子陂。
南连乳郡流,阔碧侵晴楼。
彻底千峰影,无风一片秋。
垂杨拂莲叶,返照媚渔舟。
鉴貌还惆怅,难遮两鬓羞。
腊雪初晴共举杯,便期携手上春台。
高情唯怕酒不满,长逝可悲花正开。
晓奠莺啼残漏在,风帏燕觅旧巢来。
杜陵芳草年年绿,醉魄吟魂无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