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内翰廷祥书括而成诗呈胡希仁提学

古人弃糟粕,糟粕非真传。

眇哉一勺水,积累成大川。

亦有非积累,源泉自涓涓。

至无有至动,至近至神焉。

发用兹不穷,缄藏极渊泉。

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

学患不用心,用心滋牵缠。

本虚形乃实,立本贵自然。

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

后儒不省事,差失毫釐间。

寄语了心人,素琴本无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写给张廷祥和胡希仁的信中所作,以诗的形式阐述了他的学术观点。诗人批评了古人对于学问的态度,认为真正的学问在于去除表面的糟粕,而精髓并非来自堆积,而是源于内心的涓涓细流。他强调,学问的运用无穷无尽,关键在于把握其内在机理,而非拘泥于旧有的典籍。

诗中提到“至无有至动,至近至神焉”,意指最高的智慧和最深的道理就在日常生活中,无需刻意追求。他还批评后世儒家学者过于繁琐,容易在细微之处产生偏差,告诫人们学习时要用心但不可被牵绊,保持本心的纯净,遵循自然之道。

最后,诗人以“素琴本无弦”作结,寓意真正的学问就像无弦之琴,虽无形质,却能发出深远的声音,传达出对简约、自然和内心修炼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寓哲理于日常,体现了陈献章独特的学术见解和教育理念。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简答罗一峰殿元

台城一挥袂,忽忽星周五。

路永消息断,年深别离苦。

思君发为白,始白数茎许。

今晨对书尺,白者不可数。

先生天下士,讵肯顾衡宇。

怅望曹溪约,独与光也语。

形式: 古风

赠张叔亨知县

栖栖白沙舫,影弄寒江月。

夫君沙阳令,胡事顾微劣。

我祖在九冥,愿君为墓碣。

三夜茆檐下,寒灯坐来灭。

感子心意勤,愧我言词拙。

明发江上舟,踟蹰与君别。

形式: 古风

戏赠馆宾

迟迟岁将暮,戚戚怀故里。

馆中饥鼠多,旅食驴儿尾。

垂德于不报,世间宁有此。

行李无一钱,还家对妻子。

形式: 古风

冬夜二首(其二)

我从省事来,过失恒十九。

喜怒朝屡迁,言为夕多苟。

平生昩慎独,即事甘掣肘。

孔子万世师,天地共高厚。

颜渊称庶几,好学古未有。

我才虽卤莽,服膺亦云久。

胡然弗自力,万化脱枢纽。

颓颜无复少,此志还遂否。

岁月岂待人,光阴隙中走。

念此不成眠,晨星灿东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