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鹅赋

陇西千里向平原,西笑时时绿羽翻。

不似祢生终见杀,止因能作世人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鹦鹅赋》中的片段。诗人以陇西的景象开篇,描绘了千里之地逐渐过渡到平坦的平原,画面生动,"西笑时时绿羽翻"一句通过描绘鹦鹉飞翔时的欢快场景,展现了其自由活泼的生命力。

接下来,诗人借鹦鹉的形象,暗示了一种讽刺。他提到不像祢衡(东汉末年才子,因直言不讳而被曹操杀害),这只鹦鹉虽然能够模仿人言,却得以保全,因为它只是在说世人常说的话,没有触及权贵的敏感点。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暗含着对敢于直言者命运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鹦鹉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和权势对知识者的压迫。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忆光孝寺前看蕉花作

拜朔台前春色深,碧云江上几沉吟。

霏红腻绿莲花女,抽尽芭蕉一卷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叹卓老

自是精灵爱出家,钵头何必向京华。

知教笑舞临刀杖,烂醉诸天雨杂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始兴舟中

石墨画眉春色开,有人江上寄愁回。

转风湾底曾回烛,新妇滩前一咏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辛丑大计闻之哑然

孙刘要使不三公,点滓微云混太空。

比似陶家栽五柳,便无槐棘也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