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庵

心蟾光朣朣,性静湍不起。

悠哉小天地,万化渺无蒂。

清苕半洚水月庵,碧蟾夜夜先清涵。

曩曾借榻坐凉树,细数秋毫窥夜潭。

犹来清圆捉不得,何地容兹老豪逸。

脩名与月俱不死,衮衮东流几时息。

乡来万州赋此诗,寥寥百岁无此奇。

诗在天西锦官寺,珠璧照人觉形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题为《水月庵》。诗中描绘了水月庵的清幽景象,以及诗人对庵内景致的深刻感悟。

首句“心蟾光朣朣,性静湍不起”,以“心蟾”比喻内心的明净,如同月光下的蟾蜍,即使外界波涛汹涌,内心依然宁静如初。接着,“悠哉小天地,万化渺无蒂”,诗人将庵内的小天地比作广阔宇宙的一隅,万物变化虽多,但都显得微不足道,强调了内心的超脱与宁静。

“清苕半洚水月庵,碧蟾夜夜先清涵”,描述了庵内环境的清幽,仿佛月光与碧绿的池水相映成趣,夜晚的月色更加清冷而深邃。诗人通过“清苕”、“洚水”、“碧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曩曾借榻坐凉树,细数秋毫窥夜潭”,回忆过去在庵内乘凉、观察自然的情景,诗人借助细腻的观察力,捕捉到秋日细微的变化,甚至窥探夜潭的奥秘,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

“犹来清圆捉不得,何地容兹老豪逸”,表达了诗人对庵内清圆之美的追求与向往,感叹无法完全捕捉其精髓,同时也流露出对庵内生活闲适、自由的向往之情。

“脩名与月俱不死,衮衮东流几时息”,诗人将庵内的清名比作永恒的月光,暗示庵内的名声如同月光一般,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逝。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庵内生活平静、持续的赞美。

“乡来万州赋此诗,寥寥百岁无此奇”,诗人提到自己曾在万州创作此诗,感叹百年间再难寻觅如此奇妙的诗句,表达了对庵内美景及自身创作的自豪与珍惜。

“诗在天西锦官寺,珠璧照人觉形秽”,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作所在之地——天西的锦官寺,并以珠璧之光照耀,反衬出庵内景色的高洁与诗人情感的纯净,使得其他事物显得黯然失色。

整首诗通过对水月庵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内心宁静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寺庭犀盛开

凤井庭犀玉载腴,楼前楼后著花初。

不须素幌萦檀篆,只放鲜风入绮疏。

恨弗同寻姑射住,却疑僦得广寒居。

露零夜老秋衣薄,独自裴回绕屋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直院卢蒲江为余作寿木怪石

草枯蓝田山,饮羽误入神。

归来落清梦,起写赝虎真。

槎牙虎边树,霜虬蜕脩鳞。

乡来一寸根,今者千岁苓。

冻雪压不低,华风吹不春。

落子大蔽牛,娄起厦屋倾。

日月弗知老,保此坚与贞。

年年姚家黄,角逐魏紫荣。

十里春风香,走杀陌上人。

夭妍极远到,不得一月程。

居然事颜色,只与朝菌盟。

安知有耆艾,落落仍亭亭。

形式: 古风

江西定上人梅

眼明不识春风影,收拾风烟入梦思。

一笑自知天下白,墨名乌足累冰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老融放耕图皇甫都护雁图二绝(其一)

蓑笠从衡觳觫蕃,暝归晨作俟丰年。

诛求莫挠鸡豚社,春雨春寒苦最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