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题为《寅庵》。诗中描绘了一位哲人的高尚品德与独特风范。开篇“哲人操履异凡庸”,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对非凡之人的赞美。接着,“终日乾乾省厥躬”一句,以“乾乾”形容哲人不懈追求、自我反省的精神状态,体现了其对道德修养的执着追求。
“举目若临天帝座,出门如睹大宾容”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哲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的庄严与恭敬,仿佛时刻保持着对神圣与尊贵的敬畏之心。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对自身的要求上,也体现在对外界的尊重与礼遇上。
“半生持守无违越,万虑潜消自感通”进一步揭示了哲人一生坚守正道、摒弃杂念的高尚品质。通过“持守无违越”和“万虑潜消”的描述,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以及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
最后,“嗟我小心恒翌翌,芝兰气味喜相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哲人之间精神境界相似的感慨。通过“芝兰气味”这一比喻,强调了两者在道德品质、人格魅力上的共鸣与契合,同时也流露出对哲人高尚情操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哲人独特品格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内在的道德光辉,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