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怜山崒嵂,不避路萦回。
况值八九月,那无三两杯。
人生行乐耳,世事已焉哉。
碌碌剡溪令,何如终草莱。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和人游蒋山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首句“为怜山崒嵂”表达了对峻峭山峰的欣赏,诗人不顾山路曲折,只为一睹美景。“况值八九月”进一步点明出游的好时节,秋高气爽,适宜登高望远。“那无三两杯”则暗示了在这样的景色中,诗人期待与友人共饮,增添游兴。
“人生行乐耳”直抒胸臆,诗人认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享受当下。“世事已焉哉”则流露出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认为世事如过眼云烟,不必过于执着。“碌碌剡溪令”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繁琐官职的厌倦,相比之下,“何如终草莱”更向往归隐田园的生活,流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游山的场景,寓含了诗人的人生哲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追求。
不详
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古人追乐事,日费百千回。
发兴排诗律,消愁仗酒杯。
何时能仿此,吾道付悠哉。
所恨亏甘旨,斑衣愧老莱。
自古江南地,澄江小翠微。
讼清衙散早,路僻客来稀。
季子高风在,春申故宅非。
晚凉无一事,携酒坐苔矶。
自古江南地,林泉胜槩多。
扁舟波潋滟,羸马路陂陀。
异服人争笑,吴乡语渐讹。
兹游谅奇绝,奈得倚门何。
自古江南地,民安乐最深。
稻畦云漠漠,松畹雾森森。
鹅鸭喧池水,鸡豚憩竹林。
小舟维古岸,销我利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