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题子厚祠堂

元和八司马,子厚独奇伟。

谪官无以敌,妙语凌山翠。

山以囚自名,溪以愚为字。

醉心溪山间,胜处无不至。

至今永州祠,大类罗池祀。

生存伍猿鸟,遗像土偶侍。

经游香火罢,感叹追前事。

才高出不容,起坐终夜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次韵题子厚祠堂》。诗中以元和八司马之一的韩愈(字退之,世称韩子厚)为对象,描绘了其被贬谪永州后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

首句“元和八司马,子厚独奇伟”点明了韩愈的身份与与众不同之处。接着,“谪官无以敌,妙语凌山翠”两句,通过对比贬谪之地的环境与韩愈的才华,展现了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能以妙语惊人的形象。随后,“山以囚自名,溪以愚为字”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观赋予情感,暗示韩愈在贬谪期间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自我认同。

“醉心溪山间,胜处无不至”描述了韩愈在自然美景中的沉浸与探索,表现了他的超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至今永州祠,大类罗池祀”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韩愈在永州留下的影响,如同罗池祭祀一般,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生存伍猿鸟,遗像土偶侍”描绘了韩愈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去世后,遗像旁有土偶陪伴的情景,体现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敬仰。“经游香火罢,感叹追前事”表达了后人在韩愈祠堂前的感慨与追忆,以及对过往历史的反思。

最后,“才高出不容,起坐终夜喟”总结了韩愈的才华与命运之间的矛盾,以及他内心的挣扎与叹息,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复杂情感与对韩愈命运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韩愈贬谪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文学成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和茶陵梦觉索烛见怀

闻弦能赏音,公独知雅曲。

易亲复难忘,终期老林麓。

公如追风骥,未见所归宿。

嗟余老摧颓,翩如啄苔鹄。

遥知双泉上,颇亦莳松菊。

何时闻夜舂,并斋著茅屋。

慧观友李源,高风当补续。

便觉雒秀间,杖履笑追逐。

今非茶陵梦,犹欲更秉烛。

爱公押难韵,敏若方破竹。

形式: 古风

次韵偶题

钝拙无人著眼看,一庵睡快如梁端。

那知高轩肯过我,终日笑语成盘桓。

畏公笔力不可敌,坐令三峡回奔湍。

威棱王节照湘楚,誇声众口锋刃攒。

此篇意气更倾写,句法超绝风格完。

许令赓酬亦不免,但恨语带儒生酸。

苦嫌丝竹围醉枕,卧看烟缕凝雕盘。

双泉云树时到梦,神武门前思挂冠。

朝来清事亦稠叠,野饭蓬窗分小团。

人间曲屈多败意,莫辞时此同幽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寄题双泉

阎公立朝时,凛然古遗直。

孤忠捍世波,砥柱屹挺特。

一旦成千古,埋玉秀山侧。

至今山中泉,实以配公德。

欲知其源深,下涨千顷泽。

沙渠走清快,石井湛绀碧。

譬如渑与淄,相去无寻尺。

日光每下彻,山影必倒植。

倚栏应忻然,游鳞见尾脊。

知谁念纯孝,满掬种白石。

粲然生玉英,冥感吁莫测。

泉旁有精舍,闻多登览适。

何时同二老,追逐扶瘦策。

诗成坐假寐,梦历秋山赤。

想见环佩清,绕除馀响滴。

形式: 古风

次韵夏夜

隐几群动寂,池塘浮夕光。

瓦沟急雨过,熏风满南堂。

飞萤忽点衣,小立闻荷香。

东南喜见月,微云复遮藏。

长哦颍皋诗,清语凉肺肠。

劲气终不屈,镆铘淬光芒。

高怀寰宇间,蠢蠢奔炎凉。

斯人古遗直,天质自温良。

兹夜发遐想,易亲复难忘。

归田无别意,难以枘入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