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

猛虎白日行,心闲貌扬扬。

当路择人肉,罴猪不形相。

头垂尾不掉,百兽自然降。

暗祸发所忽,有机埋路傍。

徐行自踏之,机翻矢穿肠。

怒吼震林丘,瓦落儿堕床。

已死不敢近,目睛射馀光。

虎勇恃其外,爪牙利钩铓。

人形虽羸弱,智巧乃中藏。

恃外可摧折,藏中难测量。

英心多决烈,自信不猜防。

老狐足奸计,安居穴垣墙。

穷冬听冰渡,思虑岂不长。

引身入扱中,将死犹跳踉。

狐奸固堪笑,虎猛诚可伤。

形式: 古风

翻译

猛虎在白天行走,内心平静外表威武。
在路上挑选猎物,像熊猪般不露真容。
头低尾巴不动,群兽自然畏惧退让。
暗中设伏,危险在不经意间降临。
机关隐藏路边,被踩触发,箭矢直穿腹部。
怒吼声震动山林,连瓦片都落下砸地。
即使已死,余威仍使人不敢靠近,目光依旧锐利。
虎的力量源自外在,爪牙锋利无比。
人类看似柔弱,智慧却深不可测。
依赖外力易受挫,内在智慧难以估量。
英勇者心思果断,自信而不疑他人。
老狐狸狡猾多计,安然居住在洞穴的墙边。
寒冬时节,它聆听冰河之声,思考是否长远。
在陷阱中挣扎,临死前还在奋力跃起。
狐狸的狡诈固然可笑,老虎的勇猛实则令人痛惜。

注释

猛虎:凶猛的老虎。
心闲貌扬扬:内心平静,外表威风。
当路:在路上。
罴猪:比喻外表粗犷的动物。
机埋路傍:机关隐藏在路边。
矢穿肠:箭矢穿透腹部。
智巧:智慧和技巧。
狐奸:狐狸的狡猾。
虎猛:老虎的凶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猛虎》,以猛虎为象征,寓言深刻。诗中描述了猛虎在白天行走,外表看似悠闲自得,实则内心狡猾,选择时机攻击路人,如同罴猪般隐蔽其真面目。老虎虽然强大,但最终因暗藏杀机而自食其果,被陷阱所害。诗人借此警示人们,外表强大的人不可小觑,智谋和谨慎才是长久之道。同时,狐狸虽狡猾,但最终也难逃一死,暴露了其奸计。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欧阳修的文笔犀利和深沉的洞察力。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琅琊山六题(其一)归云洞

洞门常自起烟霞,洞穴傍穿透溪谷。

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

形式: 七言绝句

琅琊山六题(其二)琅琊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盘车图

浅山嶙嶙,乱石矗矗,山石硗聱车碌碌。

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覆。

出乎两崖之隘口,忽见百里之平陆。

坡长坂峻牛力疲,天寒日暮人心速。

杨褒忍饥官太学,得钱买此才盈幅。

爱其树老石硬,山回路转。高下曲直,横斜隐见。

妍媸向背各有态,远近分毫皆可辨。

自言昔有数家笔,画古传多名姓失。

后来见者知谓谁,乞诗梅老聊称述。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乃知杨生真好奇,此画此诗兼有之。

乐能自足乃为富,岂必金玉名高赀。

朝看画,暮读诗,杨生得此可不饥。

形式: 古风

眼有黑花戏书自遣

洛阳三见牡丹月,春醉往往眠人家。

扬州一遇芍药时,夜饮不觉生朝霞。

天下名花惟有此,樽前乐事更无加。

如今白首春风里,病眼何须厌黑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