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山居住的孤寂生活。开篇两句“地僻尘心远,台高纵目赊”塑造出一种空间上的隔绝和视野上的广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渴望与眺望。
接下来的“鹭明烟际渚,鸟篆雨馀沙”通过对水鸟栖息和雨后景象的描绘,展现出山中自然景物的宁静与生机。其中,“鹭明”指的是白鹭在水边的清晰身影,而“鸟篆雨馀沙”则是雨后的鸟儿留下的足迹和湿润的沙地,传达了一种天人交响的和谐。
第三、四句“橡栗骈秋实,鸡冠媚晚花”通过对山中果实和植物生长状况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其中,“橡栗骈秋实”指的是橡树上挂满了成熟的坚果,而“鸡冠媚晚花”则形象地将鸡冠花比作了女性的妩媚风姿,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两句“断无车马客,来问野人家”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的渴望与期待。山中寂静,车马行迹稀少,但偶尔有远方来的旅人前来询问,显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交流和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孤独与美好,以及诗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深层次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