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万鹿园宿工文庵次韵有赠

何处寻山不厌深,淡烟归鸟暮钟音。

去家百里讶如客,别尔经年尚此心。

宴坐清香滋夜气,闭门残雪映寒林。

相从一宿应堪觉,机事何须问汉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顺之的《同万鹿园宿工文庵次韵有赠》描绘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何处寻山不厌深”,表达了诗人对幽深山林的无尽探寻,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的心境。次句“淡烟归鸟暮钟音”,通过淡烟、归鸟和暮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去家百里讶如客”,诗人身处异地,虽仅离家百里,却已感到如同异乡人,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日常生活的疏离感。“别尔经年尚此心”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持久,即使分别已久,诗人内心的情感并未改变。

“宴坐清香滋夜气”,夜晚静坐时,清新的香气弥漫,增添了诗意的意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闭门残雪映寒林”,闭门独处,门外残雪映照着寒冷的树林,画面冷寂而富有禅意,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相从一宿应堪觉,机事何须问汉阴”,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一夜,认为这样的陪伴足以让人忘却尘世的琐事,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和对世俗事务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坚守,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赠督府张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四首(其一)

威名昔日动南荒,斧钺重分定海疆。

八镇大臣承节制,六千君子备戎行。

若营内险无如海,但练沙兵略用狼。

师老寇深为日久,伫看石画一更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都督万鹿园四首次思节韵(其一)

几年枯寂学全真,一握兵机运鬼神。

骄养义儿皆判死,灰心禅客亦投身。

独承利镞生如剩,遍散黄金家益贫。

直欲填桥跨沧海,先声万里走波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都督万鹿园四首次思节韵(其四)

寒宵清啸杂征鼙,抚剑刘琨本善诗。

开幕待降收死力,隔江遣谍刻还期。

功须因败番成巧,算恰当机不见奇。

长子帅师今在尔,道傍筑室莫轻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咏俞虚江参将四首(其一)

将军意气夐无伦,感激宁辞血战频。

手抟鬼夷尝百种,身悬鲸海历三春。

扫空巢穴多深夜,夺得艅艎秪数人。

此日渠魁当授首,策勋早见上麒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