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留别罗一峰暨吉淦诸友》。诗中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送送江村欲暮春,北风寒雨为谁频。”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暮春时节,江边的小村庄被北风和寒雨笼罩,似乎在为离别的人们增添几分凄凉。这里的“为谁频”表达了对这频繁的风雨似乎只为离别而来的感慨。
颔联“春杯且共消红烛,身事无端祇白云。”转而写到与朋友相聚饮酒,借烛光共度时光,但同时也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同那飘浮不定的白云,无法把握。这里通过“春杯”和“红烛”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暗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奈。
颈联“伏枕流年看佩剑,推篷入夜数星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躺在床上,看着佩剑,仿佛在回顾流逝的岁月;夜晚推开船篷,数着星星,或许是在寻找某种指引或寄托。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尾联“不知千里东吴路,云鹤相参有几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他不知道千里之外的东吴之路会遇到多少云鹤(可能象征着志同道合的朋友),隐含着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不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