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逢一首

太公逢干将,因息沛山阳。

火德适尔昌,遂解腰间霜。

紫焰腾青天,白日无辉光。

剑成汉高佩,蛇母哭道傍。

陆可斩犀兕,水可断蛟龙。

关中促秦鹿,垓下亡重瞳。

复悲扶苏死,三猾皆成空。

白云定四海,藏之灵金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太公逢一首》由明代诗人黄省曾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太公与干将剑之间的传奇故事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开篇“太公逢干将,因息沛山阳”,以神话色彩描绘了太公与干将剑相遇的情景,地点选在了沛山阳,为故事增添了一抹神秘的氛围。

“火德适尔昌,遂解腰间霜”一句,巧妙地将太公与干将剑的结合与古代五行中的“火德”相联系,暗示了这一事件对于未来的昌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过“解腰间霜”形象地表达了干将剑的神奇力量。

“紫焰腾青天,白日无辉光”描绘了干将剑出世时的壮观景象,火焰冲天,连白日的光辉都黯然失色,进一步强调了这把剑的非凡之处。

“剑成汉高佩,蛇母哭道傍”则讲述了干将剑最终被汉高祖刘邦所佩带的故事,以及蛇母(传说中干将的妻子)在路边哭泣的场景,既体现了剑的威力,也蕴含了人性的复杂情感。

“陆可斩犀兕,水可断蛟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干将剑的强大能力,无论是陆地上的犀牛、兕兽,还是水中的蛟龙,都无法抵挡其锋芒。

“关中促秦鹿,垓下亡重瞳”引用了历史典故,分别指出了干将剑在秦末楚汉争霸中的作用,以及在垓下之战中对项羽命运的影响,展现了其在历史转折点上的关键角色。

“复悲扶苏死,三猾皆成空”提到了秦始皇长子扶苏的悲剧命运,以及对秦朝统治者的讽刺,暗示了干将剑不仅影响了战争的结果,也间接影响了政治格局。

最后,“白云定四海,藏之灵金中”以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干将剑的最终归宿,似乎它已经融入了自然之中,成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力量,静静地守护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而又深具历史意义的世界,展现了干将剑及其背后故事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相逢何匆匆行一首

相逢何匆匆,相别何草草。鸳鸯何??,分飞懊愁恼。

酌酒叙别言,言别不能住。

两情方绸缪,何当舍我去。

牵衣向君言,君心何太忍。

晨鸡且勿鸣,斯须共裯枕。

北斗光阑干,车马已在门。

送子一二步,庶展千万心。

玉泪不敢挥,含悽向郎语。

中途慎加餐,慎勿洮神虑。

今日送君去,明日愿君来。

愿来君不来,贱妾当何依。

维天不有雁,维川不有鱼。

慰妾长相忆,望子尺素书。

形式: 古风

妾薄命行一首

车行古城下,绵绵道何远。

妾心如车轮,一日千万转。

金剪不裁绮,银针不施线。

云山何悠悠,日夕隔郎面。

凤在昆崙丘,凰在扶桑国。

歌舞安能偕,三年不成匹。

南山雀飞飞,飞飞复息息。

有罗不可张,怅望愁何极。

灼灼桃李花,狂飙吹落之。

花落有重芳,颜去无回时。

高山有时颓,沧海有时浅。

安得方寸心,恒久而不变。

香草可为兰,佳橘可为枳。

妾心矢无他,思思念君子。

形式: 乐府曲辞

扶桑篇一首

亭亭扶桑枝,东挂沧海日。

扬条拂阊阖,流辉转天术。

神鸾戏芳柯,玉女采琼实。

仙人结飞观,丹霞盘石室。

轻举袭霓裳,潜栖抚朱瑟。

阳溪携桂酒,碧窗理金帙。

王乔游并躯,洪崖谈接膝。

灵风引腾蹻,朗月照高逸。

鍊此龟鹤龄,悲尔蟪蛄质。

千秋控景光,寿与天地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越裳一首

越裳泛碧海,白雉充皇家。

四宾果何来,礼乐在中华。

帝迹贵齐贯,凋残那可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