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宗和示耳聋诗颇佳再次其韵

天公有眸子,犹把明河洗。

况我聪与明,听乐而视礼。

是心有天游,神用寄双耳。

良哉观世音,圆通端自此。

世人竭耳力,所听不踰里。

闻性含虚空,物蔽乃为宄。

区区假药医,不若求诸己。

虚室既生白,吉祥自止止。

潇洒隐圃翁,灵台湛如水。

须识本来人,莫认贼为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听觉、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诗人李纲通过“天公有眸子,犹把明河洗”这一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精神世界相联系,暗示着宇宙万物与人心的相通。

“况我聪与明,听乐而视礼”,进一步阐述了人应当通过听音乐、观礼仪来提升自我,培养内心的智慧与道德。接着,“是心有天游,神用寄双耳”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运用,指出真正的智慧源自内心深处,而非外在的物质或形式。

“良哉观世音,圆通端自此”引用观世音菩萨的智慧,象征着通过内心的平静与洞察,可以达到对世界的全面理解与和谐共处。诗人提醒世人,不应仅仅依赖外在的手段解决问题,而应从自身寻找答案,“不若求诸己”。

“虚室既生白,吉祥自止止”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纯洁能带来吉祥与幸福,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最后,“潇洒隐圃翁,灵台湛如水”描绘了一位超脱尘世、心灵清澈的老者形象,象征着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须识本来人,莫认贼为子”作为结语,告诫人们要认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强调了辨别真伪、坚守本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个人修养、心灵净化与宇宙和谐的主题,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尝新橄榄二绝句(其一)

岂无崖蜜十分甜,竞爱清严解变甘。

堪笑区区弃捐者,半途回味始知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尝新橄榄二绝句(其二)

蠲痾毒药宁便舌,逆耳忠言却利行。

世上但能珍橄榄,那知言药更甘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松架敝以新枝易之

日曛雨濯半飘零,旋采虬枝荫广庭。

风动细香还泛泛,露滋新叶更青青。

虽惭剪伐劳斤斧,犹胜烧燃竞爝萤。

凉夜苍龙尚吟啸,坐看明月入重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偶作

休问梁溪何所为,应缘日用且随时。

朝看藏典聊遮眼,夜阅韦编未觉疲。

独酌飘零一杯酒,狂吟敏捷百篇诗。

困来打睡饥来饭,游戏神通谁得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