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可大南还三首(其一)

驱车渔阳坂,四野何苍苍。

我友驾言迈,去去天一方。

踟蹰一斗酒,相送渡河梁。

岂无弦歌曲,可以佐杯觞。

仰视浮云驰,苍白忽相望。

黄鹄一为别,悲鸣声正长。

何况同心子,当为参与商。

人生如浮梗,良会安可常。

俛仰感平生,岂不结中肠。

愿为双飞翼,送子以翱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送朱可大南还三首》的第一首,主题为送别。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朱可大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感慨。

首句“驱车渔阳坂,四野何苍苍”,以壮阔的景象开篇,渔阳坂上,四周一片苍茫,营造出送别时的肃穆氛围。接着,“我友驾言迈,去去天一方”点明友人即将远行,前往遥远的地方,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踟蹰一斗酒,相送渡河梁”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河边饮酒话别的情景,通过“一斗酒”的细节,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伤感。接下来,“岂无弦歌曲,可以佐杯觞”一句,诗人提出即使没有音乐,也能以酒助兴,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仰视浮云驰,苍白忽相望”描绘了诗人仰望天空,浮云飘逝,象征着友人的离去,而“黄鹄一为别,悲鸣声正长”则以黄鹄的哀鸣比喻离别的痛苦,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何况同心子,当为参与商”引用了“参商”这一星宿的典故,比喻朋友之间的关系,即使相隔遥远,也如同参商一样,虽不能常相聚,但心却始终相连。

“人生如浮梗,良会安可常”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相聚不易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俛仰感平生,岂不结中肠。愿为双飞翼,送子以翱翔”表达了诗人希望化身为双翼,陪伴友人飞翔的愿望,深情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送朱可大南还三首(其二)

相思郁以纡,我怀多苦辛。

苦辛将何道,念此平生亲。

总角从君游,奄忽二十春。

岁月一何迫,白日如飙尘。

恩深不可报,情至日以新。

两心托金石,何乃慕雷陈。

风波一相失,怨彼江路津。

日长苦道远,缱绻竟不申。

岂无里巷游,邈若胡与秦。

久要苟不替,燕越如比邻。

何必岐路侧,空为儿女仁。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朱可大南还三首(其三)

步出燕东门,海月聿已晓。

班马萧萧鸣,流猋来远道。

江湖深且长,南望令人老。

感彼荆卿徒,烈风世所少。

怀恩不返顾,长虹日中缟。

平原三千士,风期一旦扫。

咄嗟世上儿,论交何草草。

愿持岁寒心,皓首长相保。

形式: 古风

东海有贞妇为冯太安人赋

东海有贞妇,烈志青云齐。

本家辽水上,远嫁海门西。

夫君璠玙器,射策黄金墀。

伯氏籍天府,两叔印累累。

何意苍梧云,飘飘不复返。

日落湘水深,泪向南天远。

程婴存赵祀,磊磊万古声。

徒死亦何为,雪涕出瑶京。

故家千里道,郁悒令人老。

不作逐风萍,宁为负霜草。

秋闺素机冷,露夜青灯微。

生儿不识父,泣尽负儿衣。

雪中千仞松,岁事聿已寒。

其下无俗植,所植桂与兰。

兰苕何青青,桂华自成树。

上有一翠鸟,飞向天门去。

陈书叫九关,一读一潺湲。

此事不可道,酸辛感圣颜。

锦函天上来,吹落五云表。

蜺衣何鲜泽,凤吹转绵邈。

儿跪长叹息,愿母加餐食。

日月有亏盈,荣名不可极。

形式: 古风

送太常贾卿册封亲藩

北斗挂城阙,河汉东南流。

我友怅明发,驾言远行游。

玉节耀横轭,黄金饰马头。

悠悠涉河济,去去登旧丘。

前驱二千石,逢迎王与侯。

念子何当返,寒暑聿云周。

河梁临往路,顾念今人忧。

有酒不满觞,为我且复留。

匪无陌上交,其如道不谋。

眷言在同志,何以喻绸缪。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