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董俞的《临江仙·离愁》描绘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春天三月半时的愁绪。诗人以莺花盛开的季节作为背景,反衬出内心深处的浓重离愁。"春光不似愁浓"一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出尽管春色宜人,却无法驱散因离别而产生的深深哀愁。
"柳丝随处绿葱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生机盎然,而"酒帘斜日外,渔市乱烟中"则通过描绘远处的酒肆和渔市,勾勒出一幅落寞的画卷,暗示着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寂寥。
下片转而抒发个人境遇,"多病文园兼作客"借用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多病寓居成都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漂泊在外、疾病缠身的无奈。"天涯信断难通"更是直白地表达了与远方亲人的音讯断绝,增添了思念之情的苦涩。
最后两句"可怜长夜正思侬。寸心萧寺雨,残梦隔江钟",诗人将内心的思念寄托于夜晚的萧瑟细雨和江对岸的钟声,形象地展现了他在静夜中难以入眠,梦境与现实交错的凄凉情境。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