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虚绝迹竟何为,自笑平生颇好之。
正路傥非君得似,冥行未免用多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题目为《次李司直韵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无为生活的追求和反思。首句“清虚绝迹竟何为”质问自己为何选择如此孤寂的生活,暗示了对世俗繁华的疑问。接着,“自笑平生颇好之”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过去喜好清静生活方式的自嘲,可能带有几分无奈或自省。
第二句“正路傥非君得似”暗示了诗人认识到,真正的清净之道并非人人都能轻易达到,需要像“君”那样有定力和智慧。最后一句“冥行未免用多歧”则揭示出,在这条寻求内心平静的路上,可能会有许多歧途,需要谨慎前行。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复杂情感。
不详
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老来方欲卧林泉,一蹑红尘只自怜。
已与山灵有成说,秋风归骑急加鞭。
管鲍交情真耐久,夷齐义气更无双。
虚花满眼风号怒,一节青青终不降。
婵娟两枝翠可掬,绝胜白璧南金双。
留与先生作椽笔,诗坛八面受人降。
延平两龙几年卧,欻尔化作寒枝双。
春桧长松皆敌国,会须因垒一时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