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匿在苍茫山脉中的石龙,形象生动,富有想象。首句“隐隐苍山壁,蜿蜒此蛰身”以“隐隐”和“蜿蜒”两个词,勾勒出石龙藏匿于深山老林之中,形态曲折蜿蜒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接着,“物生多有象,人附即为神”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的万物与人类对它们的崇拜,表达了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或精神,暗示了石龙可能承载着某种神圣的意义。
“头角千年古,威灵一境伸”进一步描述了石龙的古老与威严,其头部和角部历经千年的风霜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同时“一境伸”则暗示了石龙所代表的精神力量能够影响整个区域,甚至超越了个体的存在。
最后,“确然难以诘,立马为逡巡”两句,表达了面对如此神秘而强大的存在时,人们内心的敬畏与不安。面对石龙,人们无法找到确切的答案或解释,只能驻足不前,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思考与犹豫。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自然与超自然现象的探索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