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阳笔记题词

胸中无万卷,下笔涂来俗未免。

足底不千里,眼界难宽井蛙耻。

此中至意知者谁,游子壮夫为能为。

昨见东鲁笠山先生之所作,瑰奇瑰异复磅礴。

山水人物一卷装,惊心炫目说台阳。

愧我饥驱三十年,竟无尺幅描云烟。

今作稗官催军船,篷窗诵读,恍如海外雄观来眼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才华和视野的渴望与追求。首句“胸中无万卷,下笔涂来俗未免”点明了没有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便是下笔写作,作品也难免俗气。接着,“足底不千里,眼界难宽井蛙耻”则强调了行走万里,开阔眼界的重要性,比喻闭塞的视野如同井底之蛙,难以领略世界的广阔。

“此中至意知者谁,游子壮夫为能为”两句,指出真正理解并能够表达深刻内涵的人,往往是那些游历四方、见识广博的游子和壮士。接下来,诗人提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了一位名为东鲁笠山先生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奇异独特,而且气势磅礴,描绘了山水人物,令人惊叹不已,仿佛置身于台阳的壮丽景色之中。

最后,“愧我饥驱三十年,竟无尺幅描云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多年努力却未能创作出类似佳作的遗憾之情。“今作稗官催军船,篷窗诵读,恍如海外雄观来眼前”则说明尽管现在他可能只是在忙碌于公务,但通过阅读,他仍然能够感受到远方世界的壮丽景象,仿佛身临其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丰富学识、开阔视野以及创作优秀作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达到这一目标的些许遗憾。

收录诗词(2)

胡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阳笔记题词用陶韵又成一首

一见即心契,关心只在诗。

我却寡所谐,惟君独任之。

台阳十四策,海外写雄思。

雄思何所寄,经济趁清时。

天地逆旅耳,此编传在兹。

鸡林走商贾,声价不人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台阳笔记题词

地准三万六千馀里之程途,耳目未遍心模糊。

琅环石室有丹符,阐微泄秘如画图。

典坟未考肠已枯,一得台阳笔记如获珠。

反复玩索,胜览陆公之书厨。

火山、玉山等方壶,嵚奇光怪造化炉。

芳园、浊水景气殊,艳冶离奇超寰区。

石礁铁沙多忧虞,澎湖灿烂撑珊瑚。

番钱妙巧誇锱铢,鸦片名烟法当诛。

蛤仔烂地称膏腴,琉球使过船吹竽。

八尺门鲤五色驱,金包穴吐硫磺酥。

漳泉粤庄为德隅,义民叠出看于于。

吁嗟兮长吁,观此一卷无多犹截蒲,胡以奇山异水能横铺。

风土人物随心摹,经济中藏名言俱。

斯编作者问谁乎,东鲁昔任东宁之老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台阳笔记题词(其一)

作宦曾游大海涛,年逾周甲气仍豪。

霜寒荒岛身擒贼,月黑楼船夜带刀。

征战不烦宵旰虑,勋名早荷圣恩褒。

先生事业功成后,垂老归来脱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台阳笔记题词(其二)

全台风景记分明,往事高谈四座惊。

破敌宛然成老将,论文依旧是书生。

寒云落日还家梦,白发丹诚报国情。

悔不从军同借箸,让君沧海著威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