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二)

应怜明月满长安,永夜凭轩万里看。

秋水乍疑湖外合,白云犹似署中寒。

绕枝乌鹊星霜色,一曲关山道路难。

此兴庾公曾不浅,南楼参佐几人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二)》。诗中描绘了月夜下的长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首句“应怜明月满长安”,以“怜”字表达了诗人对满城月光的喜爱与欣赏,仿佛月亮也懂得人间的情感,特意洒满长安城。接着,“永夜凭轩万里看”描绘了诗人深夜倚窗远眺的情景,将个人情感与广阔天地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秋水乍疑湖外合,白云犹似署中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秋水与白云分别比作湖面与署中,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之美,又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秋水似乎在暗示着季节的更迭,而白云则仿佛在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凉。

“绕枝乌鹊星霜色,一曲关山道路难”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乌鹊绕枝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而“星霜色”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一曲关山道路难,则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最后,“此兴庾公曾不浅,南楼参佐几人欢”引用庾公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思了当下的社会环境,或许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三)

湖上风流画省新,堪多明月少红尘。

长悬素魄衔金镜,不减清光抱玉人。

当户云生屏自倚,拂床星动剑相亲。

看君如在扬雄宅,搦管玄经合有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俞按察之湖广(其一)

襜帷十载使君东,开府还当楚地雄。

江汉日高天子气,楼台秋敞大王风。

重瞻执法临台象,自许论文见国工。

有客傥能鹦鹉赋,莫令才子叹漂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俞按察之湖广(其二)

揽辔江湖万里清,使君三楚旧知名。

阳春不是寻常调,明月堪偿十五城。

行省重臣推掌宪,中原多事盛谈兵。

遥怜佐吏耽秋色,不浅南楼庾亮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张直卿再迁三楚参政

谁言才子竟漂零,十载功名满汉庭。

前后两曹推起草,风流百粤让谈经。

重来方岳分荆楚,此去江湖识岁星。

明主赐环今日事,武昌杨柳几回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