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提官挽章(其一)

典型前辈近,问学古人深。

有道祇藏韫,无言自陆沉。

忧民空白首,爱主只丹心。

远矣平生志,松风扫墓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典型的前辈已逝去,向古人的学问深深追寻。
他们有道义却隐藏内心,沉默中坚守真理。
忧虑民生直到白头,对君主只有赤诚之心。
一生的志向遥不可及,只在松风中扫过墓地的树林。

注释

典型:具有代表性的。
前辈:前代贤人。
问学:探求学问。
古人:古代的学者。
有道:有道德或智慧。
祇:只。
藏韫:隐藏内在的才能。
无言:沉默不语。
陆沉:深藏不露。
忧民:忧虑百姓。
空白首:直到白发苍苍。
爱主:忠诚于君主。
只丹心:只有赤诚的心。
远矣:遥远而难以实现。
平生志:一生的志向。
松风:松树间的风。
扫墓林:扫过墓地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敦礼所作的挽章,标题为《赵提官挽章(其一)》。诗中表达了对赵提官的敬仰和对其人品的深刻理解。首句“典型前辈近”,赞扬赵提官作为典范,接近于古代贤达的品质;“问学古人深”则强调他学问渊博,深入研究古人的智慧。接下来两句“有道祇藏韫,无言自陆沉”,揭示了赵提官内敛的性格,他深藏不露,沉默寡言,但内心却充满深厚德行。

“忧民空白首”表达了他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尽管岁月流逝,头发已白,仍不忘忧国忧民;“爱主只丹心”则展现了他对君主的忠诚,他的赤诚之心如同朱丹一般鲜明。最后两句“远矣平生志,松风扫墓林”,以景结情,寓意赵提官高尚的志向如同松风般清冷,他的墓地周围只有松风相伴,象征着他的遗志将永远被后人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赵提官的品格与事迹,赞美了他的道德风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首深情而崇高的挽歌。

收录诗词(89)

崔敦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敦礼。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其著作《刍言》编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学

  • 字:仲由
  • 籍贯:河北
  • 生卒年:1160

相关古诗词

送梁倅二首(其二)

一尉千官底,公无势位分。

门墙时与进,道义得亲熏。

去矣难留佩,时哉盍致君。

南风秣陵路,征旆卷行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梁倅二首(其一)

盛德宜时用,屏星久此留。

中和凝秬鬯,温润莹天球。

太府多材会,清名万口流。

亨涂应好在,端的上瀛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闻严子文纳妾孟守有诗辄次韵

春市笙歌兴已阑,儒宫牢落分投閒。

不知列屋倾城蔡,自笑微官系触蛮。

赤脚有年供侍侧,青鸾无梦到人间。

传闻谪堕行云侣,想像高唐鬓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喜晴

顽云收四野,皎日丽千门。

水响鱼龙落,云高鹳鹤翻。

近阳书幌暖,绕室篆烟昏。

拟欲寻春去,梅花水际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