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刘教授

万里秋风生桂枝,麒麟堕地有谁知。

摩空早奏甘泉赋,取势犹歌泮水诗。

好是桑蓬浮喜气,正栽桃李助清诗。

银袍争愿公衣钵,应指湘山无量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万里秋风吹过桂枝,麒麟落地又有谁知道。
他早已在空中吟诵甘泉的颂歌,如同在歌唱泮水的诗篇。
最妙的是桑蓬上洋溢着欢喜的气息,正好种植桃李来增添清新的诗句。
他们都渴望穿上像您一样的银袍,传承您的教诲,湘山的无量师便是榜样。

注释

万里:形容极远。
秋风:秋季的风。
桂枝:桂花树的枝条,象征高洁。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
堕地:落地。
甘泉赋:赞美甘甜泉水的诗篇。
泮水诗:古代学府中的诗,象征学问。
桑蓬:桑树的果实,比喻平凡事物。
桃李:比喻学生。
银袍:古代官员的官服,象征尊贵。
公衣钵:老师的学问和教诲。
湘山:湖南的名山,可能指代某位高人。
无量师:无量,形容众多或广大,此处指代有大量学识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秋风中吟咏桂枝之美,并借此抒发自己对于知识与才华被世人忽略的感慨。开篇“万里秋风生桂枝,麒麟堕地有谁知”两句,诗人以高远的视角描绘了桂花在秋风中盛放的情景,而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即便坠落尘世,也难以被人所识,这既是对桂枝之美的赞叹,也隐含着才华不为世人所知的哀愁。

接着,“摩空早奏甘泉赋,取势犹歌泮水诗”两句,诗人提及自己早起吟咏古代文人的文章和诗歌,这里通过“甘泉”、“泮水”的典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根基与文学造诣。

中间,“好是桑蓬浮喜气,正栽桃李助清诗”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之美。桑和蓬草代表着平凡而温馨的乡村景象,而“正栽桃李助清诗”则显示出诗人在这宁静中仍不忘文学创作,桃李更是才华与贞节的象征。

最后,“银袍争愿公衣钵,应指湘山无量师”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学问的尊崇以及对某位学者的敬仰。这里“银袍”可能暗指佛教僧侣,而“无量师”则是对一位高僧或学者的尊称,表明诗人在追求知识和精神导师方面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桂枝、麒麟、古典文学、田园生活以及对知识与精神导师的崇敬,构建了一幅诗人内心世界的画卷。诗中充满了对才华、学问、自然美景和精神追求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世俗不识真才的感慨。

收录诗词(55)

李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后期骈文作家。自幼聪明好学,喜作骈文诗词。嘉定元年(1208)中进士(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初任宁乡县(今湖南宁乡)主簿。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留为幕僚。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先后在四川荣、眉两州任知州,后担任西南一带的漕运使,统领成都等诸路军马,以御使大夫之职负责四川(含云、贵)的军、政事务,掌八印于一身。后迁两浙运干,历任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吏部侍郎、中书舍人兼直院,宝章阁待制等职。他治事果断,措施得当,僚佐无不叹服

  • 字:公甫
  • 号:梅亭
  • 籍贯:崇仁白沙(今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沙洲村附近)
  • 生卒年:1175-1245

相关古诗词

庆泸帅魏侍郎二首(其二)

碧油满眼诗书帅,紫橐骈肩献纳臣。

有客皆能歌保鲁,如公方合美生申。

庄椿坐阅人间世,嶰竹早吹天上春。

士曰时哉起君实,只今犹可却辽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庆泸帅魏侍郎二首(其一)

中庸日用脚根实,动静天机眼力亲。

未月凤筒钟地统,戌年麟跋纪生辰。

身名宿世陈忠肃,眉寿他年范景仁。

福禄近来贤否共,欲将斯道觉斯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庆尚书八十

宝唐佳气夜充闾,八十尚书古所无。

勘破赵州行脚案,展开老子出关图。

五房孙各了官事,千户侯封食税租。

若问蹯溪钓渔叟,先生应道没工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庆桂帅经略二首(其二)

煌煌昴宿正开冬,日驭高躔龙尾宫。

赉说须知应天策,留萧暂委守关中。

赤云决胜三边壮,白日褰晴五谷丰。

六十州人开寿域,碧幢一笑与民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