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颂陈浅泉擒寇》由明代诗人黄鉴所作,通过对陈浅泉擒敌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英勇与智慧。首句“海龙快马两渠魁”以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陈浅泉如同驾驭着神骏的海龙,迅速擒获了敌方的两位首领,彰显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行动力。
接着,“南北郊原尽烬灰”一句,通过广阔的地理背景,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性,整个战场如同被烈火焚烧过一般,一片焦土,象征着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破坏。
“中夜千岩冤鬼哭,三秋万井野棠开”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夜晚山岩间冤魂哭泣的声音与秋天田野上野棠花开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战争的悲惨与无辜生命的逝去,也暗示了和平的可贵与自然生命力的顽强。
“一从奇计歼元恶,笑踊长歌满钓台”赞扬了陈浅泉采用了巧妙的战略,成功消灭了敌人中的主要力量,人们在钓台上欢笑跳跃,高声歌唱,庆祝胜利的到来,表达了民众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五六年前兵未动,痛思夫子不重来”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及时采取行动的遗憾,以及对已逝英雄的深切怀念,提醒后人要珍惜和平,铭记历史教训。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不仅赞美了陈浅泉的功绩,也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宝贵,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